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132 题号:9763201
阅读《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回答问题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艾小羊)

母亲被骗了。

上午10点时,她急急忙忙地回来拿钱包,直到午饭时,她还没有回来。我们边吃边等,终于,母亲神情恍惚地回来了。进门的第一句话是:“总算到家了。”

原来,母亲早上锻炼时,遇到了一位中年妇女,主动与她拉家常。两人相谈甚欢的时候,来了另外一个中年妇女,自称会看相,说我家最近有血光之灾。母亲吓坏了,请她指点,她便说自己道行不够要找师傅。母亲就回家拿钱,同时被她们叮嘱千万不要告诉家里人,否则就不灵。结果,她们开车把母亲拉到附近的一个小区,一人拿走她的钱与戒指,去跟“师傅”商量,一人陪她在楼下等。不久,陪她的人也借故走了。母亲又等了半个多小时才反应过来,自己受骗了。

异常拙劣的骗局。在我的眼里,母亲一直是个谨小慎微的人。她从困难年代走过来,她勤劳节俭,不会轻易把钱交到别人手中。父亲埋怨母亲又傻又天真,母亲眼泪汪汪地坐在那儿。

父亲报了警。

下午,我去上班,父亲赌气要去医院看病,母亲只好一个人去派出所做笔录。

我大学毕业后留在武汉,父母退休后便双双过来。母亲是山东人,父亲是湖北人。在武汉生活,对于父亲来说,是叶落归根;对于母亲来说,则是嫁鸡随鸡。在北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她,听不懂武汉话,也受不了武汉的气候。与母亲相比,父亲的性格开朗得多,并且爱好广泛,在小区里有棋友、麻友、钓友。我曾建议母亲去跟小区的老太太一起跳舞,她不愿意。母亲一生操持家务,除了看看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几乎没有什么爱好。

两个月后,公安局打来电话,说在附近端了一窝骗子,让母亲去认人。被抓住的正是骗母亲的那伙人。诈骗团伙里有一个人是常与母亲一起锻炼身体的“老朋友”。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件小事,母亲却因此一下子变得苍老起来。

转眼秋天到了,武汉最好的季节。母亲却极少出门,连早锻炼都放弃了。

早晨,她忙完一家人的早餐,便坐在桌前,边看我吃早点,边与我说话。母亲喜欢说过去的事,对于母亲的唠叨,有时我是不耐烦的。母亲一旦看出来,便会噤声。如此几番下来,她便也对我说得少了。

一天,我的一份文件落在家里。回家取时,家里静悄悄的,我以为没人,却听到母亲在阳台上说话,声音不似平时,倒有几分像梦呓。我便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只见母亲站在阳台上,手里拿着几张照片,照片上是她在家乡的几个老姐妹,有的已经故去,有的也跟着儿女去了外地。“我大儿子现在在山东,二儿子在四川,你们家小安子还在上海吗?上海话难懂吧,武汉话我都听不太懂……”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在没有她的朋友的城市里,在安静的都市一角,母亲的背影显得那么孤单。

晚上我对母亲说:“今天下班回来,有个人问我‘你妈是不是回老家了’。她说很久没看到你,想跟你聊天。”母亲的眼睛里闪着光,急急地询问我那个人的长相,然后眯起眼睛,认真地听我描述。

“是老赵吧,我们山东老乡,不过,也可能是老陈。”母亲说。

“妈,你看你,整天不出门,小区里的朋友都想你了。”我说。

母亲腼腆地笑笑,不好意思地说:“我也没有什么朋友。”

第二天早晨起床,我没看到母亲的身影。父亲说她去健身器材那儿了。

上班时,我特意绕到健身器材处,远远地看到母亲一个人在转腰器上百无聊赖地转动着身体,花白的头发在晨风中似江边秋日的芦花。旁边的跑步机上,一个中年妇女在跑步,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开始聊天。深秋的日光忽然变得温暖。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妈妈,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即使那是一个女骗子也没关系。”

世界上最可怕的并不是骗子,而是孤独。当我与父亲将母亲从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城连根拔起,移植到武汉这个大城市时,她就成了一株没有养分的树苗。她隐忍,认命,努力地不留恋过去。然而,每个人都属于社会,都需要一个尽可能大的世界。在与这个世界各色人等的交流中,让她感到自己被需要、被重视。

1.结合全文,分析题目“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作用。
2.文中加点的句子“深秋的日光忽然变得温暖”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3.从修辞角度说说加点句子“远远地看到母亲一个人在转腰器上百无聊赖地转动着身体,花白的头发在晨风中似江边秋日的芦花”的表达效果。
4.分析文中画横线文字(第7段)的作用。
5.文章结尾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知识点】 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报

梅寒

拿到那纸宣判书,他脑子里只轰鸣着一句话:“为什么要这样待我?”

②是的。命运真是太残酷了。他吃了那么多苦,经历了那么多波折磨难,才跌跌撞撞挤进成功人士的行列,有了自己的公司,可他还没醒过神来,命运就要把这一切都给没收了,连老本儿也不给留。

③肝癌中后期,字字如冰刀,每天都在切割着他的神经。他迅速地消瘦下去。“有天你死了,你记着,你一定不是病死的,而是被自己吓死的!”这话,只有跟他共同生活了十几年的妻能说得出来。

④他一下子被骂醒了:是啊,与其这样躺在家里被自己吓死,倒不如起来做点什么。

⑤重回那个久违的小村看看,是他醒来后做出的第一个决定。

⑥当他拄着拐杖站在村头唯一一条进村的小路上张望时,眼泪“唰”一下子流了出来。二十年了,他从当年的一穷二白到今天腰缠万贯,村外的世界发生了巨变,小村明显被光阴漂洗得更陈旧了。青石小屋比二十年前更加破烂不堪,进村的小路几乎被路边的荒草吞没了。

⑦二十年前,小村把温暖无私送给他,如今却被世界遗忘在文明与进步之外。

⑧“那年我高考落榜,家里又穷,我跟村里人南下打工,迷迷糊糊跟人走散了,一路走到那深山里,就晕过去了……那时,小村也这么小,这么穷。可当他们听说我的事,全村人集资凑了几百块钱,又派人把我送出山……那是什么?是恩情啊。如果没有当初他们的倾囊相助,哪会有我后来的飞黄腾达……”从小村回来,他跟妻子忆当年,说着说着便泪流满面。

⑨他体内的癌细胞应该肆虐得更凶了吧,阵阵疼痛的浪来得更加勤快凶猛。他的时间,也许真的不多了。

⑩当他指挥着大批的人,将水泥砖头沙子运送到小村村口时,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被惊动了。他们倾巢而出,争相跑来观看。二十年过去,已经没有多少人还记得他。他们只当他是上天给他们送来的活菩萨,修桥铺路盖学校,盼了多少年才盼来。

⑪进山进村的路都不好,工程进行得很是缓慢。他在小村的日子也越来越多,他筹集资金,备料招工,陪着村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同他们一起嚼着粗茶淡饭。他来回奔波,很少有时间去医院,更少有时间痛苦难过。那时,只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在支撑着他前行:他要在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之前,给曾经给予他再生之恩的小村以最好的回报。

⑫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个癌症晚期病人,也没有人知道他来此处大兴土木的原因。他像一滴露珠,像一棵绿色植物,自然而然融进了那片茫茫的大山里。

⑬他如愿以偿。当漂亮的山村希望小学落成时,距离医学上他的死期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在学校落成典礼上,他第一次在村民们面前流下了眼泪,他说:“二十多年前,我差一点饿死在这大山里,是这里的乡亲们给了我再生的机会。这一次,我回来,只想能为乡亲们尽一点绵薄之力。可我想不到,我的父老乡亲们,你们再一次将我从死神那里抢回来了……”

⑭他去医院做检查,结果连医生们都不敢相信,他体内的癌细胞,已经荡然无存。

(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以一纸宣判书来设置悬念,从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③段妻子的话促使了“他”的思想转变,让“他”产生了回报小村的念头。
C.“他”体内的癌细胞后来荡然无存,是因为“他”给小村建成了希望小学。
D.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对“他”的妻子着笔不多,但却推动了情节发展。
2.“他跟妻子忆当年,说着说着便泪流满面”,这泪包含了“他”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第⑧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拿到那纸宣判书,他脑子里只轰鸣着一句话”一句中,加点词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
(2)“他像一滴露珠,像一棵绿色植物,自然而然融进了那片茫茫的大山里”。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5.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回报”的理解。
2020-02-11更新 | 10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老罗师傅

①老罗师傅是位送水工。我也记不清老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为我们小区送水的,他好像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甲】

②瘦瘦高高的老罗木讷寡言,河南人,见人只是嘿嘿一笑。因为种田难以支撑儿子上大学的开销,年过半百,进城打工。除此之外,大家对他的信息知之甚少。人们也不知道老罗公司的名称,每次见水桶快见底时,只要拨打老罗永不关机的手机,即便是夜间八九点钟,老罗也挪着不慌不忙的步子,登楼送水,揩一把汗,穿上塑料鞋套,将一桶阿依苏矿泉水稳稳装在饮水机上。交接十二元水费,拎着空桶,嘿嘿一笑后转身离开。有时家中临时有事,锁门不在,老罗便会将水放在门口,等下次再收费。【乙】

③炎热的夏天来了,小区时不时会陷入水荒。老罗解释道,天热,山上的泉眼越来越细,取水的人越来越多,拉水车每次都需要排好长时间的队,小区也疯传老罗他们公司的水以次充好。山上的泉眼终于干涸了,纯净水取代了矿泉水,价码也从一桶十二元降成一桶十元。

④小区的住户纷纷议论纯净水的水质,有沉淀了,出异味了,老罗听了,还是嘿嘿一笑,并不言声。人们也很快接受了老罗送来的纯净水,日子便又重回往日的平静。【丙】而老罗依然沉默寡言,依然及时送水,依然嘿嘿一笑。要说老罗送水有何不便,就是每次送水大家要提前备好十元零钱,老罗不习惯用移动支付。于是,有人调侃了:老罗,我教你微信支付吧。”“老罗,再用现金支付就打折。老罗依旧嘿嘿一笑,最多带着浓浓河南口音回一句话:不中,小区里老人多,用现金支付习惯,不麻烦。

⑤老罗默默地送水,日子也静静地流淌。直到有一天,老罗的电话突然关机了,这可是从未出现过的状况,人们纷纷猜测和抱怨。【丁】不久传来消息,老罗心梗,已经走了。这么突然!想想他的质朴和憨厚,想想他的尽职和尽责,大家叹息,好人一个。

⑥老罗一走,大家只好按着水桶上的电话订购纯净水。一日,我打电话订水后,来了一位头戴棒球帽、挂着耳机的年轻人,二十来岁,很帅,很酷。我想以后就要和这位小师傅打交道了,便主动索要他的电话号码。小伙子头也不抬,水桶上有电话,订水和公司联系。我有点儿尴尬,不过这只是变化的开端。一次,打电话订水后,因家中临时有事锁门外出,回来时门口却没有水桶。第二天,在小区碰到了小伙子,问起此事,他好一顿数落,抱怨我让他白跑一趟。还说以前都是老罗师傅替我们垫资,自己不会那样做的。

⑦小伙子还规定了送水的时段,上午A区,下午B区,不再随叫随到,几乎一夜之间,小伙子站在了舆论风口:送水不及时,态度生硬,只通过微信收费,老人们感到非常不便。不久,公司又开通了二维码订水,只需在平台上付费订水并填写地址,然后排队等候。人们也渐渐接受了这种送水方式。

⑧从此,除了偶尔在小区照面,碰见小师傅的机会少了,生活也再度回归平淡。只是偶尔还会忆起憨厚的老罗,他在楼道里晃动着瘦高的身形,剪开熹微的光影,扛着沉甸甸的水桶缓步走来。可是又有谁想过老罗师傅曾经在心里想过些啥呢?

⑨老罗走了,和老罗一起走的,还有他的时代。


(1)文章多次将老罗师傅与小师傅进行对比,请在下列相应处补写情节,并分析这些对比的作用。
老罗师傅小师傅
老罗手机永不关机,随叫随到。拒绝“我”索要电话号码的请求。
不把水放门口,抱怨让他白跑一趟。
不怕麻烦,为方便老人,用现金支付。
对比的作用:③
(2)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放在文中哪处位置更恰当 (     
一天又一天,老罗成了小区中的一员,家家离不开他。
A.【甲】B.【乙】C.【丙】D.【丁】
(3)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文章中的老罗形象鲜明,请从人物品性、处境或与作者的情感方面来分析。
2024-02-22更新 | 3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拾穗者

①秦风深深陶醉在土围村金色霞光中。秦风已连拿到了两届三年一度的省摄影大赛金奖,还在力争蝉联。

②秦风一屁股坐在收割后的禾茬上,开心地望着飞翔的鸟儿群起群落,让风儿挤过热浪的空隙钻进他的衣服里送凉吸汗。秦风抿抿嘴,随着喉咙上下滑动,他拿过水瓶想饮水,跟前有几粒饱满而精致的金灿稻谷入了眼际,他毫不犹豫地捡起其中一粒稻谷,褪了壳放到嘴里,便嚼出浓郁的稻米芳香。秦风顾不住旅途劳顿,双臂摆出胜利的姿势,然后欢快地跳起来。

③土围村背对三角寨,三角寨后面是连绵不断的瑶山山脉。在树荫间若隐若现的农舍,错落有致地呈现出天然的乡野之美。村前的这片开阔地,披着金色的霞光,耀眼、壮观而富丽。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秦风相信土围村会带给他好福气。

④第二天傍晚,秦风在湄江边五谷庙前摆好摄影装备。不一会,他盼着的情景出现了,一位老妇人背后紧随一群孩子,呈扇形散落在开阔地上。他们手提着小竹篮,弯下腰身拾稻穗。秦风没有急着按下快门,等待浓淡相宜的金色霞光从湄江这边出发,照向开阔地照向他们,他要捕捉到令人心跳的、最完美的画面。

⑤秦风是幸运的,大约半小时后,终于等到了他心中所想。秦风不再迟疑,快速按下快门,抓拍下一张张照片,这些作品任选一张都是一等一的干货,他喜悦满怀。

⑥天色骤然由晴转阴起来,秦风收拾摄影家伙,隔着远远的开阔地,朝老妇人和孩子们跑去,他要跟他们说声谢谢。

⑦近山多雨。雨,说下便要下了。秦风还没有跑出一半,老农妇便站起转身带领孩子们离开开阔地,向村子去。他们的行动轻松而愉快,秦风觉得他们是一群有趣的人。

⑧秦风在一座朴素的院落找到了老妇人和孩子们,她在帮孩子们洗脸洗手。老妇人端庄慈祥,孩子们唤她“高家奶奶”。

⑨老妇人把一个大西瓜切好,用盘子盛放在厅堂的长木桌上,让孩子们享用。秦风看见木桌两头还放着两篮黄沙梨,室内的布置跟学校一样,墙上的小黑板明显写着“今天作文:拾穗有感”一行醒目惹眼的文字,院里到处氤氲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时,老妇人热情地招呼秦风:“吃土围无籽西瓜,清甜、润喉、止渴、解暑。黄沙梨也是我们土围村的特产,它脆口、甜嫩、糖含量适中——”她知性的语言,透露着职业教师特有的优雅。

⑩秦风对老妇人开辟的这个第二课堂深感兴趣。

老妇人猜出了秦风的心思,她说:“放暑假了,孩子们留守,得有人看护。”秦风终于明白了大概,他问:“您老退休多年了吧?”老妇人轻轻笑说:“工作退了休,心不敢退休。”

秦风的心儿突然颤了一下

老妇人说:“感谢你到我们土围村来,把我们这里的自然风光带出去。”看到老妇人气质不俗,秦风转而问:“您老,家人在城里吧?”

老妇人说:“我儿子在省城上班。他也是我值得骄傲的学生。”话间,她好似想起什么,幽上一默说:“他在外面种树,我留守村子育苗——”然后,她忍不住了自己掩嘴笑,像一位羞涩的童真孩子。

秦风告辞时发现,跟随老妇人欢送他的孩子们,紧依她身旁像结硕成垛的金灿谷穗,让人看得眼热。

秦风依依不舍离开土围,满怀信心踏上路程。

又一届省摄影大赛如期举行,秦风没有如愿获得金奖。颁奖大会上,省委高书记百忙中出席,他饱含深情地说:“一幅叫‘拾穗者’的作品这次虽然落选金奖,但它在对乡村的记录中,饱含坚守的意义及传递着充满希望的未来……”细心的秦风发现高书记眼角泛起泪花。

1.请以秦风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地点情节主要事件
土围村开端期待拍到好照片力争摄影比赛金奖
湄江边五谷庙发展
朴素的院落高潮

2.文章的开头几次写到霞光,试分析其作用。
3.品味划线句子,分析加点词句的表达效果。
(1)秦风的心儿突然了一下。
(2)跟随老妇人欢送他的孩子们,紧依她身旁像结硕成垛的金灿谷穗,让人看得眼热。
4.简要分析,文章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2020-02-09更新 | 2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