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专题15 课文内容理解
全国 六年级 专题练习 2024-03-31 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积累运用、阅读鉴赏、基础知识、句法实践、语言表达、写作训练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1.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描述的不恰当的是(       

A.为了突出北京独特习俗,在写春节时可以选取“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等有代表性的日子进行重点描写。
B.为了表现腊八粥的美味,可以选取喝粥的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重点描写。
C.为了介绍家乡的风俗,可以先问问长辈或查阅资料,尽量了解风俗的主要特点。
D.为了突出藏戏表演的与众不同,要重点描写藏戏的产生历史。
2023-07-25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2023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
B.《两小儿辩日》一文中能证明“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的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C.《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这三首古诗分别与我国传统节日寒食节、七夕节、元宵节有关。
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与“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表达的意思相近。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3.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许多小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知足安命,即使一个人在荒岛上也能过得很好。
B.《骑鹅旅行记》是丹麦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创作的童话。该作品讲述了一个顽童骑鹅旅行的故事,并介绍了地理概况、风土人情以及历史知识等。
C.《童年》一文中,外祖母的爱仿佛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主人公“小茨冈”的心。
D.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经历了坟场历险、海盗生活、鬼屋历险、洞中历险等惊险的事情。
2023-07-25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沁县2023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的春节》一文作者是老舍,我们在五年级的时候学过《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文章节选自他的小说《骆驼祥子》。
B.《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分别是丹尼尔·笛福、塞尔玛·拉格洛芙和马克·吐温。
C.《十六年前的回忆》讲述了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D.很多古诗都和传统节日有关,例如《十五夜望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元日》。
2023-07-27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3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5. 下列对课文中的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停地问问题,就一定能发现真理。
B.“噗……锅内又叹了声气。”这句话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腊八粥沸腾后向外冒泡的样子,非常生动。
C.《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由梗概和节选片段组成,通过这两部分的介绍,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的大无畏冒险精神。
D.“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2023-07-03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2023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6.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过年时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B.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颜”指的是颜真卿,“柳”指的是柳宗元。
C.《泊船瓜洲》《游园不值》《春夜喜雨》《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都与春天有关。
D.《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老舍,作品中带有地域特色的“京味儿”语言值得细细品味。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7. 翻开(       ),你会看到一个人如何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荒岛如何变成微型文明社会。
A.《骑鹅旅行记》B.《爱丽丝漫游奇境》
C.《鲁滨逊漂流记》D.《汤姆·索亚历险记》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8.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B.《盼》一文,叙述了“我”得到新雨衣后到穿上新雨衣的经历,围绕中心选取了不同的事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详细地展示了孩子“盼”的心理。
C.演讲前要写好演讲稿,演讲时要注意语气适当,姿态大方,还可以加上简单的动作来强调重点,增强表现力。
D.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是我国楷书四大家之一,《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2023-05-13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解放路实验学校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9.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讲的是董存瑞在抗日战争的战斗中,手托炸药包炸毁敌人暗堡用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事。
B.《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漫漫取经路的事,“三打白骨精”“大闹五台山”“三借芭蕉扇”一个个离奇故中扣人心弦。
C.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采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福笛的传奇故事。
D.《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通过骑鹅旅行,从一个调皮、贪玩、任性、懒惰、不爱学习的孩子蜕变成了一个懂事、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10. 关于《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下面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B.本文采用顺叙的手法,除开头外,按时间顺序依次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
C.本文通过外貌、神态、心理描写,表现了李大钊同志的精神品质。
D.本文运用对比手法烘托了丰满的革命形象。
2023-06-07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2022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11. 关于《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两篇文章,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两篇文章都是文言文,题目都是后人所加。
B.两篇文章都有三个人物,弈秋是文中孩子的老师,而孔子不是两小儿的老师。
C.两篇文章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阐明道理,深入浅出,引人深思。
D.“为是其智弗若与?”“孰为汝多知乎?”两句中的“为”读音和意思都相同。
2023-06-07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2022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12. 在《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作者简略写的日子是(            
A.腊八B.腊月二十三C.除夕D.正月初六
2023-06-07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2022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13.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出自《为人民服务》。联系课文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恰当的是(        
A.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强调了人总会死亡,只是死亡的意义不同。
B.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效果,强调了死亡的意义不同。
C.这句话运用了引用的手法,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增强表现力和说服力。
D.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2023-06-07更新 | 32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2022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14. 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A.《穷人》一文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B.“漂流,漂白,漂亮”中的“漂”的读音各不相同。
C.《两小儿辩日》选自《孟子·告子》。
D.《北京的春节》写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九这段时间的情形。
2023-06-07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2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15. 下列选项,对课文内容、写法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作者为了说明观点,列举了三个具体事例。
B.《匆匆》以问句结尾,呼应开头,直接抒发作者对春光一去不复返的慨叹。
C.《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都在说1928年4月28日,含蓄深刻,引人深思。
D.《腊八粥》主要写“等粥”和“喝粥”两件事,其中,“等粥”的过程写的比较详细。
2023-04-20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腊八粥》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
B.《竹石》和《石灰吟》看起来写物,实际上是借物赞颂人的一种精神。
C.《匆匆》一文紧扣“时间”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D.《学弈》一文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
2023-04-21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17. 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个星期天》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细致的动作、心理、环境描写,写出了主人公情感变化的过程。
B.《匆匆》一文细腻地刻画了时间的流逝,写出了作者的彷徨、堕落与无可奈何。
C.《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如果要换一个中国人的例子,可以选用屠呦呦发明青蒿素这件事。
D.在读《草船借箭》的时候,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名著的理解,得到更多阅读的乐趣。
2023-04-21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18.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星华于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
B.《表里的生物》一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的孩子形象。
C.《那个星期天》按空间顺序,通过描写“我”一连串的动作,表达“我”对母亲失信的不满与怨恨。
D.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有戴着面具演出、没有固定舞台、不受时间限制等特点。
2023-04-21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19.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那个星期天》一文充分地运用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我”从一开始的期待、兴奋到等待无果的失望、委屈的心情。
B.《腊八粥》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其中等粥写得详细,喝粥写得简略,突出了腊八粥的美味和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C.《两小儿辩日》中的两个小孩各自指出对方的缺陷来的衬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D.《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议论文,全文运用了三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问题,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2023-04-21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三联教育集团九校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20. 下列句子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号称“黑旋风”的是李逵,他所使用的武器是两把板斧,他三拳打死镇关西,在野猪林救下林冲。
B.《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C.《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就是关羽。
D.《将相和》一文通过三个小故事,赞扬了一个勇敢机智、顾全大局、识大体而又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就是蔺相如。
2023-04-21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21.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马诗》《石灰吟》《竹石》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B.从《两小儿辩日》一文中,我们知道了孔子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C.《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说明文,是围绕“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来写的。
D.《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这样写使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
2023-04-21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贺州市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22. 下列体会《北京的春节》详略写作用不当的一项(  )

A.《北京的春节》详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二、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但即使详写的也不是平均用力,比如正月初一这天有许多活动,作者只重点突出最具特色的活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写《家乡的端午节》也可以这样安排。
B.《北京的春节》作者是想告诉读者北京的春节与其它地方的春节究竟有什么不同,所以重点写不同的部分,相同的就一笔带过。写《家乡的端午节》也详写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活动。
C.《北京的春节》老舍先生详细写了除夕,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热闹,所以那一段第一句话“除夕真热闹”概括全段,接着用具体事例表达热闹。
D.《北京的春节》作者详写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大街小巷的悬灯结彩,从做灯材质、灯上内容写出灯美,从用灯做广告,写出商家对灯的创意等,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2023-04-20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忠县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23. 下列关于阅读方法有误的一项(  )

A.《十六年前的回忆》《少年闰土》《摔跤》《慈母情深》可以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同时加深课文理解。
B.《圆明园的毁灭》《为人民服务》都是议论文,可用抓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C.《狼牙山五壮士》《青山处处埋忠骨》《好的故事》《金色的鱼钩》四篇文章都可以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更加深入体会人物品质。
D.《军神》《自相矛盾》《跳水》《田忌赛马》都可以通过理解人物思维过程加深对人物的认识,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023-04-20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忠县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