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练习卷
全国 六年级 课后作业 2020-05-11 21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鉴赏、积累运用

一、诗词曲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词曲鉴赏 | 适中(0.65)
古诗阅读

采薇(节选)

昔我__________矣,杨柳依依。

今我________思,雨雪霏霏。

______迟迟,栽渴载饥。

我心______ ,莫知我哀!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选自《 ____________》。诗的主人公是一位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打“√”。
雨:A.yǔ(       )B.yù(       
迟迟:A.迟到(       )B.迟缓的样子(       
载:A.zǎi(       )B.zài(       
莫:A.不要(       )B.没有人(       
4.诗中与“昔”相对的字是“______”,由此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情景,分别是:①_______;② __________
5.从诗中可知,主人公现在所处的地点是_______,处境是_______。一个“_______ ”字体现了此时主人公内心无限的_______之情。
诗词曲鉴赏 | 较难(0.4)
阅读《渔家傲·秋思》,体会不同的军旅情怀。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这首词所写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
7.①“风景异”中“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②戍守边塞的士兵与“秋雁”的不同之处是(      )
A.秋雁能飞翔空中,士兵却只能守在陆地
B.秋雁能离开边塞南飞,士兵却不能归乡
8.以下不是“燕然未勒归无计”所体现出的情感的一项是(       
A.思乡B.哀婉C.忧心D.爱国
9.“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泪”是为(       )而流。
A.边塞的艰苦B.不平遭遇C.羌笛的曲声D.壮志难酬,归期无望
10.请你将以下军旅诗句补充完整。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
2020-05-1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练习卷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读题目,完成练习。
11.“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       
A.让,致使B.奉使命办事的人C.出使D.使用
12.结合地域特点和唐代的交通特点可知,“使安西”必定是一段(       )的行程。
A.风光无限B.通畅无阻C.繁荣热闹D.充满艰辛
2020-05-1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练习卷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13. 读诗句,完成练习。
(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①解释字词。浥:____________ 客舍:______
②从诗中可知,诗人送别的时间是______,地点是______,景物是______________
③“柳”往往让人想起古人的“折柳相送”,诗句中的“柳”是__________的象征。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①下列哪一项不是诗句所表现出的画面?(      )
A.设宴饯别 B.把酒话别 C.对酒当歌 D.殷殷相送
②请你用自己的话替诗人向元二说说这两句诗表达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____________之情。
2020-05-1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练习卷

四、诗词曲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词曲鉴赏 | 较难(0.4)
阅读《金陵酒肆留别》,感受诗中的送别之情。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①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②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③觞:酒杯。

14.对题目中的“留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留在酒店话别B.别后留住金陵
C.临行前写诗留赠友人D.终究不舍决意留下不再离开
15.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①诗句中“欲行”的人指__________,“不行”的人指________
②这两句诗中能体现离别之情的关键词是____。请用自己的话讲述当时的情景:_________
16.诗的最后两句将离别的情深意长与____进行了比较,这两句诗与李白的《赠汪伦》中的“________________ ”有异曲同工之妙。
2020-05-1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练习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鉴赏、积累运用

试卷题型(共 5题)

题型
数量
诗词曲鉴赏
3
选择题
1
填空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鉴赏
2
积累运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诗词曲鉴赏
1-50.65古诗
6-100.4词  范仲淹
14-160.4古诗  李白
二、选择题
11-120.65古诗  字词解释
三、填空题
130.65古诗  字词解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