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测试卷
全国 六年级 专题练习 2020-06-05 22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鉴赏、积累运用、基础知识

一、诗词曲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词曲鉴赏 | 适中(0.65)
古诗阅读

采薇(节选)

昔我__________矣,杨柳依依。

今我________思,雨雪霏霏。

______迟迟,栽渴载饥。

我心______ ,莫知我哀!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选自《 ____________》。诗的主人公是一位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打“√”。
雨:A.yǔ(       )B.yù(       
迟迟:A.迟到(       )B.迟缓的样子(       
载:A.zǎi(       )B.zài(       
莫:A.不要(       )B.没有人(       
4.诗中与“昔”相对的字是“______”,由此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情景,分别是:①_______;② __________
5.从诗中可知,主人公现在所处的地点是_______,处境是_______。一个“_______ ”字体现了此时主人公内心无限的_______之情。
诗词曲鉴赏 | 较难(0.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 )
A.让,致使B.奉使命办事的人
C.出使D.使用
7.结合地域特点和唐代的交通特点可知,“使安西”必定是一段( )的行程。
A.风光无限B.通畅无阻
C.繁荣热闹D.充满艰辛
8.解释字词。浥:____________        客舍:___________9.从诗中可知,诗人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__,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柳”往往让人想起古人的“折柳相送”,诗句中的“柳”是______________的象征。11.下列哪一项不是诗句所表现出的画面?( )
A.设宴饯别B.把酒话别
C.对酒当歌D.殷殷相送
12.请你用自己的话替诗人向元二说说这两句诗表达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2020-06-0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测试卷
诗词曲鉴赏 | 较难(0.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4.诗句中“潜”字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饱含诗人___________的心情。
15.用自己的话写写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6.这两句诗写出了______的美丽景象,“____”与“______”相互映衬,不但点明了云厚雨足的特点,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17.诗人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A.触觉B.听觉
C.视觉D.嗅觉
18.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喜”是这首诗的情感主线,全诗不着一个“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夫带来丰收的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C.诗的最后两句是想象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枝头。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2020-06-0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测试卷
诗词曲鉴赏 | 较难(0.4)
阅读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_______________满皇都。

19.补全古诗。
20.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1.这首诗的题目点出这是__________(时节)的小雨,诗的第一句以“_____ ”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
22.“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是草沾雨水后的景色,写出了早春的草__________的特点。
23.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第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4.将诗词补充完整,感受诗词中的雨。
①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__________细如愁。
②沾衣欲湿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诗词曲鉴赏 | 较难(0.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5.解释下列字词。
爱:_________________        出没:___________
风波:________________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26.“往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写出了江岸上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7.下列加点的“但”字与诗句中的“但”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小明说再也不会撒谎了,愿如此
B.戍守边防的工作虽然辛苦,战士们没有一个叫苦的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8.展开想象,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诗人希望通过诗句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使其明白_________的道理,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的规劝。
30.课文综合回顾
《江上渔者》是____代诗人_____所写,这首诗通过反映_____,表现了诗人_____之情,这正如《岳阳楼记》里所写的“_______________”一样。
2020-06-05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测试卷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31.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①“间”在这里的读音是_________,意思是______,它和诗句中的“______ ”字的意思相同。
②从诗句可知,诗人此时是站在______的渡口眺望____________
③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一水间”说明距离近,舟在其中行驶迅疾,顷刻就到
B.“只隔”两字是说钟山近在咫尺
C.“数重山”说明虽然阻隔重重,但在诗人看来却很平常
D.“一水”“万重山”的阻隔是诗人不能回到家乡的原因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①“ ______”与“ ______”这两个词都写出了诗人浓浓的乡愁。
②请你用自己的话替诗人完成这两句内心独白:__________________
③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诗稿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请你赏析“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词曲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词曲鉴赏 | 较难(0.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不住,________出墙来。

3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和柴扉久不开。
33.“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诗人猜想“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原因是( )
A.主人没有在家
B.叩击柴门的声音太小,主人没听见
C.主人担心自己的本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35.补充诗句。______________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出墙来。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6.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说前两句是在写冷清,那么这两句就是在写繁华。
B.因为没有受到主人的接待,所以诗人想象出一片繁华自我宽慰。
C.作者景中寓理,告诉人们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
D.诗人觉得虽然柴扉久不开,但是能领略到美景也不虚此行。
2020-06-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测试卷
诗词曲鉴赏 | 较难(0.4)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37.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________
38.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
39.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____________,鲍浩然要去的地方是________。这是一首(      )(填序号)
A.写景词             B.言志词               C.思乡词             D.送别词
40.“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___;把山比作____。词人运用这样的比喻意在凸显(          )
A.山水的柔美多姿     B.山水像人一样有情有义     C.作者内心的明朗欢喜     D.作者内心的郁闷愁苦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41.句子中的“春”有两层含义,既指________________,也喻指_________________
42.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6-0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测试卷
诗词曲鉴赏 | 较难(0.4)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3.这是《浣溪沙》这首词的小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_____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______,景物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这个小序为词中的“______________”这一句作了铺垫。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幕雨子规啼。
44.请你分别用四个字概括词中呈现的三幅图。
A.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45.请你想象描述其中的一幅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6.解释词语。
(1)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唱黄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下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48.与下阕所表达的思想相近的一项是( )
A.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B.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D.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2020-06-05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测试卷
诗词曲鉴赏 | 较难(0.4)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49.整首词以“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为总起,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寻觅。
50.作者寻春不见,内心充满了________________,正如词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51.解释词语。无行路:__________________
52.诗人要与(        )“同住”。
A.能找到春天的人B.家人
C.朋友D.春天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53.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啭:____________________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黄鹂有没有告诉作者答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有黄鹂的飞掠就有春天的存在
B.黄鹂还是告诉了作者答案的,它把作者的视线引向夏季开放的蔷薇
C.寻找春天的去处,答案并不重要,作者意在抒发对春天的爱惜和留恋之情
2020-06-0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测试卷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56. 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1.妈妈对我的爱就像那绵绵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光明媚,我们饱览着美丽的春光,不禁赞叹:“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春天的山是美的,水也是美的,正如首词中所说:“____________”。
3.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时,爸爸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这真是“____”,于是,我迅速解出了这道难题。
4.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望着那一轮圆月,内心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人啊,你们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5.湖边那株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6-0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测试卷
填空题 | 适中(0.65)
57. 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1.深秋,校园里的梧桐叶枯黄了,一阵风吹来,飘然落下。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得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奉献精神,这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吗?
2.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李清照“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的豪迈气概,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的浩然正气……
3.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诗句中,如《诗经》中“___________,莫知我哀”表现了诗人的满腔伤感和悲痛之情。
4.古诗中描写春天的诗句很多,“_________,当春乃发生”是对春雨的赞美;“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描绘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而《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则描写了红杏出墙的动人春景。
5.我们常用《春夜喜雨》中的诗句“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来形容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2020-06-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测试卷
填空题 | 适中(0.65)
58. 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1.送别,是古诗词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像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势;而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用“若到江南赶上春,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鲍浩然的美好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
2.关于思乡的古诗很多,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强烈思念之情。
3.《江上渔者》中,用朴实的诗句“_______________,出没风波里”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
4.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雨,用来说“教育”,道理也是一样的。
5.当游子远离故土,感受到春风的暖意时,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表达其内心的思乡之情。
2020-06-0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测试卷
填空题 | 适中(0.65)
59. 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1.“雨”是古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早春时节雨的细柔与草的若有若无,诗人的喜爱之情流淌其中;而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达了诗人思亲难归的忧愁。
2.《浣溪沙》一诗中,“______________,松间沙路净无泥”描绘的是幽雅、宁静的山间景色;“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表现了词人苏轼乐观奋进的精神。
3.《采薇》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含着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_______________,雨雪霏霏”烘托出人物悲凉抑郁的心情。
4.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有两句描写早春春雨和春草的经典诗句,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6-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测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鉴赏、积累运用、基础知识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诗词曲鉴赏
9
填空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3
基础知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诗词曲鉴赏
1-50.65古诗
6-130.4古诗  王维
14-180.4古诗  杜甫
19-240.4古诗  韩愈
25-300.4古诗  范仲淹
32-360.4古诗  叶绍翁
37-420.4词  王观
43-480.4词  苏轼
49-550.4词  黄庭坚
二、填空题
310.65多音字  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字词解释
560.65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570.65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580.65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590.65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