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科学综合库 > 常见的物质 > 常见的化合物 > 碱的化学性质
题型: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 题号:21796250
小科在实验室桌上发现有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他想知道这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变质程度如何?于是同学们开展了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溶液没有变质;猜想二:NaOH溶液部分变质。你的猜想:_________。
【实验探究】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回答问题: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第一组取少量样品,滴加酚酞溶液变红猜想一成立
第二组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产生白色沉淀,酚酞变红色猜想二成立
(1)你的猜想:_________
(2)第二组同学认为第一组同学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
(3)第二组同学的实验中滴加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_________
(4)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替代CaCl2溶液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BaCl2溶液
②Ca(NO32溶液
③Ca(OH)2溶液
④Ba(OH)2溶液

相似题推荐

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食盐常用于制氯气、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主体部分如图所示)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 K处导出一定量的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老师提示:

Ⅰ.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2NaCl+2H2O2NaOH+H2↑+Cl2
Ⅱ.忽略其他可能发生的反应对本实验的影响。
探究活动: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资料摘要: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在溶液中发生反应:2NaOH+MgCl2==Mg(OH)2↓+2NaCl
学习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1)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须足量,其目的是________。滴加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后,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足量的具体操作:静置,_______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2)利用沉淀物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若缺少步骤④的操作,所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
2019-06-27更新 | 20次组卷
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科学小组用实验室中NaOH溶液测定某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用此装置收集一瓶空气;
③将一定体积的浓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并在细玻璃管上标记水柱底部的位置,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的总容积为340mL。当水柱稳定时,测量得出水柱下降的距离为3.0cm。
④已知长为1cm的细玻璃管的容积0.1ml(水柱的质量忽略不计),小组算得CO2气体占了0.1%

(1)向细玻璃管内注入少量水,形成一端水柱,装置如图所示,用手捂住烧瓶一段时间,若出现___________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空气中还存在SO2,NO2等可以和浓NaOH溶液反应的气体,因此实际空气中CO2的含量应该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1%。       
(3)为了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下列试剂中可选用___________(填序号)。                    
A.盐酸
B.CaCl2溶液
C.Ba(OH)2溶液
D.酚酞试液
2021-04-09更新 | 39次组卷
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我校初三一班的部分同学准备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Ⅰ探究反应是否发生。
(1)按照如图的方案完成实验:

其中②处不可以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若①②颠倒顺序,仍能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________
A铁粉   B硝酸银溶液   C石蕊试液   D碳酸钠溶液
(2)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Ⅱ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按照如图进行实验后,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 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和结论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_________(填试剂名称)溶液不变红猜想一不正确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至过量_________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2019-12-10更新 | 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