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数学综合库 > 图形的变化 > 锐角三角函数 >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 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 仰角俯角问题(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题型:解答题-问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2 题号:20676209
《海岛算经》是中国古代测量术的代表作,原名《重差》.这本著作建立起了从直接测量向间接测量的桥梁.直至近代,重差测量法仍有借鉴意义.
如图,为测量海岛上一座山峰的高度,直立两根高2米的标杆,两杆间距相距6米,DBH三点共线.从点B处退行到点F,观察山顶A,发现ACF三点共线,且仰角为;从点D处退行到点G,观察山顶A,发现AEG三点共线,且仰角为.(点FG都在直线上)

   

(1)求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2)山峰高度的长(结果精确到米).
(参考数据:
23-24九年级上·北京西城·期中 查看更多[9]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住宅小区有平行建设的南、北两栋高层建筑.冬至日正午,南楼在北楼墙面上形成的影子AF的高度为42米,此时太阳高度角(即正午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CAB=35°,夏至日正午,南楼在水平地面形成的影子与北楼的距离DF为80米,此时太阳高度角∠CDE=80°.求两楼间的距离.(参考数据:sin35°≈0.57,cos35°≈0.82,tan35°≈0.7,sin80°≈0.98,cos80°≈0.175,tan80°≈5.6)
2021-05-07更新 | 250次组卷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在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中,要求测教学楼的高度AB.小刚在D处用高1.5m的测角仪CD,测得教学楼顶端A的仰角为30°,然后向教学楼前进40m到达E,又测得教学楼顶端A的仰角为60°.求这幢教学楼的高度AB.(≈1.41,≈1.73)
2022-08-02更新 | 104次组卷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某幢大楼顶部有一块广告牌CD,甲、乙两人分别在AB两处,甲测得点D的仰角为45°,乙测得点C的仰角为60°,已知两人使用的测角仪的高度AFBG相等,且AB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AB=8mBE=15m.求广告牌CD的高(精确到1m).
2018-04-25更新 | 1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