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5.1大一统国家的兴衰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练习题
全国 八年级 课后作业 2019-03-25 25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1.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称赞当时的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    )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 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    )
A.清太祖努尔哈赤B.清太宗皇太极C.清世祖福临D.清圣祖玄烨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3. 明朝的建立者和建立时间分别是(    )
A.朱温    1368年
B.朱元璋   1368年
C.朱棣    1421年
D.朱熹   1421年
2019-03-2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5.1大一统国家的兴衰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4. 明朝时期,苏州出现了“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的行业是(    )
A.制瓷业B.造船业C.冶铸业D.纺织业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为加强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明成祖时,改革土司制度,开始从中央派遣官员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直接管理。这就是(    )
A.土司制B.行省制C.金瓶掣签制D.改土归流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6. 清军入关时,得到了拥有“联清抗闯”迷梦的明朝遗老们的拥戴。所以推翻明朝统治的是(   )
A.吴三桂B.皇太极C.李自成D.多尔衮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读图,回答问题

7.17世纪中期________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并在中国的尼布楚和雅克萨建立了殖民据点。清军两次大规模围攻雅克萨城。在边疆少数民族人民支持下,击毙侵略军头目,获得胜利(    )
A.朝鲜B.高丽C.日本D.沙俄
8.清朝下列皇帝在雅克萨之战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道光帝
2019-03-2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5.1大一统国家的兴衰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练习题

三、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9. 明清时期,商业活动十分频繁,商业贸易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   )
①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大量投放市场,商品经济活跃
② 北京、南京等传统大城市日益繁荣,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商人、手工业者成为市镇人口的主体
③商业的地位和作用超过了农业,占据主体地位
④商人数量不断增长,出现了商帮,如晋商、徽商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0. 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中,能反映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A.设置台湾府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设置驻藏大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1.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描述的郑成功的历史事迹是(    )
A.西行天竺 B.抗击倭寇   C.七下西洋D.收复台湾
2019-03-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5.1大一统国家的兴衰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13. 苏州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明末,“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可见,盛泽镇的繁荣主要得益于(    )
A.棉纺织业基地出现      B.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
C.丝织业的快速发展      D.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4. 研究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
A.清朝民族关系的发展B.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x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
(2)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哪一个喇嘛教首领,他是谁?册封他的皇帝是谁?
(3)为有效管辖x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4)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翦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1)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戚继光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2)材料二中的“贵国”是指哪个国家?结合史实指出郑成功的历史贡献。
(3)材料三中的“罗刹”是指哪个国家?为“翦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
(4)以上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2019-03-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5.1大一统国家的兴衰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练习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7. 读一读,议一议。

材料一  明中后期政府增修和加固长城,“筑敌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长城沿线“九边(边镇)生齿(人口)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材料二  康熙帝游览长城时赋诗:“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乾隆帝曾说:“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清朝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并在山庄周围修建了喇嘛庙。清朝统治者在这里接见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与他们联络感情。


(1)有人用“明修长城清修庙”来形容明清两朝的民族政策。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朝和清朝在对待游牧民族的政策上有什么不同。
(2)明清两朝,哪一朝的政策更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19-03-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5.1大一统国家的兴衰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练习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单项选择题
12
非选择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项选择题
10.8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2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30.8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4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5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6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9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00.65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11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20.94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30.4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14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二、非选择题
7-8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50.65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6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7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