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与思品试题
浙江 九年级 期中 2019-07-09 20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世界历史、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1. 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是指(  )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三大改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 口号与主张蕴涵着时代的特征。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抗日救亡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3. 杰出人物在推进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            
A.都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B.都承担着反封建反侵略的历史任务
C.都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D.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推动中国民主化
2019-07-0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与思品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5. 1938年的一天,毛泽东跟董必武谈起一件他们共同经历的往事,涉及这样一些关键信息:上海法租界、陈独秀、嘉兴南湖、共产主义。据此推断这件往事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第一次国共合作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6. 1935年2月,毛泽东在《忆秦娥·娄山关》(娄山关位于贵州遵义城北)中感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与此诗创作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国民革命军彻底击溃北洋军阀B.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
C.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红军开始逐步改变被动局面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7. 在历史的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密切联系进行分析。下列事件组合中包含密切联系的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
②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③红军长征——红色根据地的创建
④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8. 下列历史事件最能体现两岸关系“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的是(        
A.五四运动B.中共“一大”C.抗日战争D.淮海战役
2019-07-0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与思品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9. 下列能为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撑的有(    )   
①美苏等国协同作战      
②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③华人华侨归国参战      
④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0. 美国人伊罗生的《浮生掠影》一书指出,1937~1944年美国对中国处于赞赏阶段。赞赏的主要原因是这一阶段的
A.综合国力大大增强B.独立反抗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C.抗日战争胜利结束D.在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斗争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1. 2018年是北京大学办学120周年。下表中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A.外来侵略B.政权更迭C.国共合作D.军阀割据
2018-12-07更新 | 1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与思品试题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真题
12. 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转战陕北”“跃进大别山”“渡江战役”等关键词。据此判断。她学习的专题是(  )
A.国民革命B.十年内战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13. 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 下列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      )
A.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B.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C.彭德怀: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侵占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D.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4.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5. 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事件与评述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莫斯科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B.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D.柏林战役——以美、英为主的盟军率先占领柏林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6. 材料一:孙中山的一生就是“不断在挫折中修正自己”的一生。如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他从一个“社会改良者”逐渐转变为一个“民主革命者”,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转变。

(1)分析促进孙中山从“社会改良者”逐渐转变为一个“民主革命者”的社会背景。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2)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这一纲领阐发为哪三大主义?这一纲领的制定有何意义?

材料三:下图是某网站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3)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武汉、广州和南京的得票率较高,请选择其中一座城市,说明其“能代表辛亥革命”的理由。

材料四:1939年,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4)材料四中毛泽东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它失败在什么地方?

2019-07-0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与思品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7. 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血……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摘自杨凯《中国梦的方位》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人为实现“英国梦”和“美国梦”分别做了哪些努力?

(2)中国共产党在践行“俄国梦”的过程中找到了怎样的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系列“追梦”实践给我们哪些启示?

2018-12-0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与思品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8. 2018年是周恩来总理(1898—1976)120周年诞辰。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少年立志】周恩来12岁时做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回答。

(1)请你结合当时中国的时局分析他这样回答的理由。

【确立信仰】1921年,周恩来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后来回忆说:赴法国前,我读过《共产党宣言》《十月革命》,这些书都是由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编印的。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

(2)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推动了周恩来终身信仰的确立?体现了这一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作用?

【革命征程】


(3)年代尺中的②为        (填文件名称)。习近平说:“周恩来同志是我们党最早认识武装斗争重要性的领导人之一”,年代尺中对应的史实       (填字母)最能说明这一观点。

(4)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谈谈我们中学生应该履行怎样的历史使命?

2018-12-0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与思品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9. 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根据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简述与图①相关的会议名称及其历史意义。

(2)与图②相关的节日是              ,该节日相关的起始历史事件是           。结合所有知识,分析我军名称从图④到图⑤和图⑥变化的原因。

(3)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以来,北京这座城市,除了图③,还见证了哪些重大事件?

(4)分析图①、图②、图③之间的内在联系。

2019-07-0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与思品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0. 材料一: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懦弱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摘自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二战最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临。“美英盟军抢滩登陆”、苏联军队抢先占领柏林;面对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决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规模的反攻……

材料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

项目名称参战国(个)卷入人口(亿)参战人员(亿)伤亡人员(亿)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
大战
30多150.70.31805
第二次世界
大战
60多201.11.940000

(1)材料一中,为什么罗斯福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二战前夕,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了什么政策?后来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1942年1月反法西斯国家有什么重大举措?

(2)材料二中“美英盟军抢滩登陆”的事件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3)材料二中“苏联对日宣战”是在哪一国际会议上做出的决定?从材料二中体现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对此你有何感想?

2018-12-07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与思品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历史、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项选择题
15
非选择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历史
2
中国近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项选择题
10.8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0.65从“驱除鞑奴”到“五族共和”
30.85维新变法运动  鸦片战争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40.65五四运动
50.65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60.85十年内战
70.65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
80.65抗日烽火
90.65抗日烽火
100.65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110.65抗日烽火
120.94两种命运的决战
130.94两种命运的决战
140.65两种命运的决战
150.65抗日烽火
二、非选择题
160.65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170.65维新变法运动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十年内战
180.65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190.65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十年内战  抗日烽火
200.6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