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
浙江 九年级 期中 2019-07-09 20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历史、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1.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截图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示意图的是(       
A.
B.
C.
D.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       
A.调整和维护资本主义政策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D.促进市场经济自由发展
2019-07-0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历史事件及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①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②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③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④中共一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19-07-09更新 | 1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符合下方材料中“基本任务”的军事行动是(       
A.挺进大别山B.发动辽沈战役C.解放北平D.解放南京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会议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④为争取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A.②①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2019-07-0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6.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包括(       
①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③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④蒋家王朝的灭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19-07-0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教育部提出要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这样的改变能(       
①增加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时间          
②突显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
③更全面诠释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             
④强调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8. 小明准备出一期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黑板报,下列选材不当的是(       
A.七七事变B.南昌起义C.南京大屠杀D.九一八事变
2019-07-0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9. 1935年2月,毛泽东在《忆秦娥·娄山关》(娄山关位于贵州遵义城北)中感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与此诗创作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国民革命军彻底击溃北洋军阀B.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
C.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D.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2019-01-01更新 | 4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0.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里的“站起来”“富起来”分别是什么时间和什么事件(     
A.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          1956年的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1956年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C.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1978年的改革开放
2019-07-0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1. 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痛定思痛,我们必须牢记战争教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一再强调,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材料三:中国作为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抗击了70%的日本侵略军,最终以3500多万儿女捐躯为代价,战胜了日本法西斯。

(1)材料一是某班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请你依次将其填写完整。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 ________ ;⑤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2019-07-0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2. 近现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材料二: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材料三:1918年巴黎会议狠狠地给了中国一记“耳光”。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中国人心中的怒火最终爆发,完成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同时也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1)材料一中的“巨变”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这是“历史性巨变”?

(2)试以当时某位新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为例,用史实说明他们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为什么会有人把这场社会变革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3)材料三中提及的中国人心中的怒火最终爆发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对该历史事件作为“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的理解?

2019-07-0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3. 国共两党历史上两次携手,共同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次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又要反抗帝国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获得解放。”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人民日报社论


(1)分析材料一,指出孙中山认为这次革命担负的两个任务。国共两党在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后,为“计划彻底的革命”所开展的军事行动的名称。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并分析在中共的斡旋下此次事件最终得以圆满解决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3)分析材料三,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历史、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单项选择题
10
非选择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历史
2
中国近现代史
3,4,5,6,7,8,9,10,12,13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项选择题
10.94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20.65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
30.65十年内战  抗日烽火
40.65两种命运的决战
50.65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十年内战  抗日烽火
60.65鸦片战争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两种命运的决战
70.65抗日烽火
80.65十年内战
90.65十年内战
100.65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二、非选择题
110.6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
120.65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五四运动
130.65北伐战争  十年内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