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达标检测试卷2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全国 九年级 单元测试 2021-03-25 11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历史、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 有一场革命,“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辉范例,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这场革命是(  )
A.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B.俄国的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D.巴黎公社革命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 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这说明(  )
①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 ②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③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 ④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关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目的是通过“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自治
B.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C.运动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英国殖民当局的残暴镇压使运动停止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4. 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来,有了新的内容,这“新的内容”是指(  )
A.极力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B.不再宣传民主和科学
C.把文化运动发展为革命运动D.对东西方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5. 在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她”字——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她”字的创造反映了(  )
A.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B.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C.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D.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6. 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B.斗争方式从学生罢课变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C.无产阶级取代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D.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军阀政府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一百年前的这场运动中,“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A.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B.农民阶级成为运动的先锋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反对一切外来的西方文化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8. 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下列与“红船精神”有关的是
A.五四运动爆发B.中国共产党诞生
C.黄埔军校创建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9. 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标志着(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C.新三民主义的理想已经实现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完成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10. “此次北伐军能迅速地荡平吴军,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尤其是湖南农会的参战更勇烈。凡占事区域,我们所组织的农会均号召农民起来实际参加战争,因参战而牺牲的农民虽尚未确实统计,然大致不在少数。”从材料中可知北伐取得巨大胜利的原因是
A.北伐方针正确B.农民群众大力支持
C.北伐将士英勇作战D.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1. 解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列图片能反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2. 某班模拟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
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道路D.七大的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
2021-01-2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达标检测试卷2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3. 中国共产党的下列决策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是(  )
①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与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 ③秋收起义初期的作战计划 ④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4. 央视《百战经典·伟大的会议》描述到:“一座城市,因为一次重要会议与红色结缘;一座小楼,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一次会议,从此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这次会议指的是(  )
A.遵义会议B.中共一大C.中共七大D.中共十九大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5. 下列事件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远征”有关的是(  )
A.是一次主动的战略转移
B.粉碎了敌人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
C.毛泽东和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D.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较难(0.4)
16.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抗议,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等要求……并于5月6日申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3 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集会,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

——摘编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材料三 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又先后成立了全国性的群众组织——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全国各界联合会。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四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话》


(1)材料一中“媾和会议”是指什么会议?为何中国代表团认为该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解决”对中国不公道?
(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从材料二的哪一句口号最能全面体现其性质?
(3)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概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4)作为青年学生,你觉得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非选择题 | 较难(0.4)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北伐进军中,黄埔军校的师生从广州誓师出发,不到一年就饮马长江、连克长沙、武汉、南昌、南京、上海、福州而雄踞祖国东南各省,击溃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数十万大军扬威天下,使黄埔军校的声威到达新的高峰。

材料三 ……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四 “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大革命失败了,“宁汉合流”,他们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革命群众和共产党人,革命陷入了低潮。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两次会议召开的意义。
(2)材料二中的“黄埔军校”建立于何地?根据材料分析,它的创建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归纳北伐战争能够胜利进军的原因。(至少两点)
(4)材料四中的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发动者分别是谁?
非选择题 | 较难(0.4)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灵魂,只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让一个民族屹立不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五四精神】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乐于奉献的五四精神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弘扬五四精神永葆爱国情怀》


【井冈山精神】

材料二 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锻造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成为我们党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长征精神】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从材料一中找出五四运动的主要参与力量有哪些,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回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者是谁?在井冈山精神的指引下他们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3)材料三中“红军”为什么要“远征”?红军远征过程中有哪些重大军事行动可以体现出长征精神?(至少举出两项)
非选择题 | 较难(0.4)
19. 历史上,中俄两国选择了不同的革命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

材料二 ……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俄国)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 油画《向井冈山进军》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和马克思的主张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道路各有什么特点?
(3)谈谈你对中俄两国选择不同革命道路的认识。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历史、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项选择题
15
非选择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历史
2
中国近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项选择题
10.65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20.65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30.65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40.4白话文与简化学
50.65白话文与简化学
60.94五四运动
70.65五四运动
80.85北伐战争
90.65北伐战争
100.85北伐战争
110.65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120.65十年内战
130.65北伐战争  十年内战
140.65十年内战
150.65十年内战
二、非选择题
160.4五四运动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70.4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北伐战争
180.4五四运动  十年内战
190.4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