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1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浙江 九年级 课后作业 2021-03-30 10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1. 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这场运动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陈独秀、胡适B.李大钊、康有为
C.鲁迅、魏源D.胡适、梁启超
2021-01-0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1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主、科学; ②变法维新;③民主共和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②③①
2018-08-1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1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该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4. 在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她”字——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她”字的创造反映了(  )
A.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B.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C.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D.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5. 胡适曾说北京大学是因为三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属相都属兔)而成名的。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活动,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十月革命前,新文化运动的“新”表现在(     
A.宣传尊孔复古B.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C.提倡民主和科学D.主张“打倒列强除军阀”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6. 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掀起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     
A.《民报》B.《申报》C.《新青年》D.《时务报》
2021-01-0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1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7. 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8.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采用共和政体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材料中所指的“激烈变革”(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国人思想的空前解放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9. 下图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发行的杂志,最有可能刊登在这期杂志里的内容是

A.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
B.陈独秀号召民主科学
C.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
D.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
2019-06-2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1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10. 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②猛烈地冲击了中国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
④是一次空前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021-01-0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1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1.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它:
A.继续反封建B.反对尊孔复古
C.向西方学习D.主张民主共和
2018-08-1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1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2. 比较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     
A.深化了民主与科学意识B.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C.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D.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
2021-01-0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1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3. 在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前,先进的知识分子奋起反击,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两个最重要的阵地是(   
①《中外纪闻》 ②清华大学 ③《新青年》 ④北京大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14.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五曰,务去滥调套语……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A.胡适B.梁启超C.李大钊D.陈独秀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5. 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这主要是因为它(   
A.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C.第一次举起了民主共和的大旗
D.动摇了封建主义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罪案之答辩书》


(1)材料一中提到的“德、赛两先生”具体指什么?
(2)结合所学,指出“我们”具体有哪些人。(至少写出两位)

材料二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日记》


(3)材料二出自谁的作品?
(4)材料二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材料三 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他们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5)材料三中作者对新文化运动持什么观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认为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2021-01-0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1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运用史实说明,在近代化进程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

材料二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2)材料二中《新青年》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的著名杂志?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的含义。
2021-01-0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1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8. 20世纪初,在中国布满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了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毁灭——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材料一 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倒行逆施。这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让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认识?
【拯救——新文化运动的历程】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历程,谈谈图1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作用。
【觉醒——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3)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项选择题
15
非选择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现代史
1,2,3,4,5,7,8,9,11,12,13,14,18
2
世界历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项选择题
10.94五四运动
20.65从“驱除鞑奴”到“五族共和”  白话文与简化学
30.85白话文与简化学
40.65白话文与简化学
50.65五四运动
60.9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70.94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80.65五四运动
90.85白话文与简化学
100.8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10.65从“驱除鞑奴”到“五族共和”
120.65维新变法运动
130.65白话文与简化学
140.4白话文与简化学
150.6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非选择题
160.6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70.6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80.65白话文与简化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