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课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同步练习
浙江 八年级 课后作业 2021-03-30 13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措施中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     
A.派文臣担任地方知州B.在边境重地设立藩镇节度使
C.分化相权,强化君权D.将地方精锐选入禁军,以强干弱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2. 著名学者孙伟祥认为,“宋辽之间的澶州之战,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不过是两个兄弟之间的纠纷,况且30万‘岁币’只是北宋两个县的收入,伤不了筋骨。……不仅换来了近百年的边境和平,还打开了辽国的市场,向辽国倾销自己的文化和商品……”该学者认为澶渊之盟(     
①为宋朝赢得了和平的环境 ②促进了宋辽经济的发展交流 
③岁币加重了宋朝百姓的负担 ④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01-15更新 | 6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课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3.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A.活字印刷术B.造纸术             C.指南针D.交子
2018-08-17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课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4. “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点苍山会盟B.和同(为)一家
C.澶渊之盟D.经济重心南移
2021-01-1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课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5. 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的高峰期。下列表述与南宋时期南方商业繁荣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A.京城的主要街道店铺林立B.京城的主要街道买卖昼夜不绝
C.纸币与铜钱并行D.广州的人口多达百万
2021-01-15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课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6.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指南针),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印刷术的运用,加快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B.火药武器的使用,极大地影响了作战方式
C.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D.三大发明的出现,阻碍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2021-01-1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课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7.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B.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
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D.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8. 某班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下列史实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是
①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 ③南方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④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9. 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B.C.D.
2021-01-15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课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10. 元朝为管辖辽阔疆域,建立行省制度。济南当时属于哪一行政机构的辖地(     
A.四川行省B.河南行省C.中书省D.陕西行省
2021-01-1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课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1. 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其实西藏早在元朝时就正式纳入了中国版图,元朝还专门设置了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该机构是(   
A.御史台B.中书省C.宣政院D.枢密院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2. 岳飞的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指的是(     
A.匈奴统治者B.女真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
2021-01-15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课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3. “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所描述的古代帝王是(  )
A.秦始皇B.汉武帝
C.唐太宗D.宋太祖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14. 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曲表述错误的是(     
A.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B.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
2021-01-1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课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15. 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交往频繁。下列有关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外交通发达的前提是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发展
B.中国的创造发明对亚非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等也传到中国
C.陆路和海陆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
D.可通往日本、高丽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2018-08-17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课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同步练习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朝某位高僧西行之前,国人称印度为天竺。此外,印度还有“身毒”“贤豆”等叫法。该高僧在求法时发现这些称呼都不准确,认为译为“印度”比较合适。他回国后,这一译法逐渐流行,沿用至今。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有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材料三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1)材料一中的“高僧”是谁?
(2)根据材料二写出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2021-01-15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课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同步练习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哉……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新唐书·太宗本纪》

材料二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材料三 忽必烈即位后,“以农桑为急务”,使百姓“安业力农”。为此,他多次下令蒙古军“不得以农田为牧地”。


(1)材料一中用“盛哉”评价唐太宗,“盛哉”对应的历史事实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你认为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概括材料三中忽必烈所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自秦至元,我国历史发展的总体特点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
2020-02-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课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同步练习
非选择题 | 较易(0.85)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五权宪法》


(2)孙中山所说的“考试制度”是指中国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探究二 经济篇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一例,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促进了社会发展。
探究三 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述内容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探究四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说一说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项选择题
15
非选择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项选择题
10.65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20.4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30.65中国古代工匠
40.4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50.65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60.4献给世界的文明之火
70.65宋元海外贸易与明朝郑和下西洋
80.65中国古代农民  中国古代工匠
90.4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100.94至高无上的皇权
110.65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120.65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130.65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140.4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150.85中国古代商人
二、非选择题
160.65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170.65中国古代农民
180.85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