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华民国的兴衰和中国革命的胜利 > 抗日烽火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 题号:12583082
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机!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1)材料一中促成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的发表,与哪一侵华历史事件直接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例举出国共两党英勇抗日的史实。

材料二:我们兹此宣布日本皇军总将,所有日本陆军部队以及所有日本辖下地区的武装部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书》


(3)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对后人有何启示。
【知识点】 抗日烽火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红船劈波行,初心铸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相关链接】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1)中国革命的原点(见材料①)。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据材料②③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敢闯新路”、“拨正船头,胜利向前”的具体内涵。
(3)弘扬“红船精神”,重在弘扬中国共产党创建时的“初心”。结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史实,为相关链接的观点提供两个例证支持。
2020-02-02更新 | 25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

——摘编自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材料二: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期就深刻阐明了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28年的民主革命历史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王德华、侯远长主编《中国统战论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有何变化?
(2)材料二中,毛泽东指出了“统一战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请结合所学史实加以说明。
(3)综合分析上述材料,你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中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认识?
2023-05-30更新 | 17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世纪频发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研究战争,反思战争,对于我们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某校九年级一班以“20世纪的战争”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战争。下表是该组同学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20世纪主要战争比较表
名称抗日战争二战
时间1931—1945年1939—1945年
全面爆发的标志卢沟桥事变不列颠之战
战争过程中的重大战役或事件平型关大捷马恩河战役
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反法西斯战争反法西斯战争
结果中国胜利反法西斯同盟胜利

(1)表中比较的内容有两项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
第二小组:运用图片资料研究战争。下列是他们收集的部分图片。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图片表明英国对待法西斯德国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两种态度造成的影响有何不同?
第三小组:以史为鉴,关注时政。他们收集整理了新华社近期有关日本对二战态度的材料。

材料一:2014年4月22日,约150名日本议员22日参拜供奉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2014年8月15日,安倍内阁两名阁僚参拜了供奉有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首相安倍晋三当天通过代理人以自民党总裁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了祭祀费。……受到中国、韩国和其他邻国强烈反对。

材料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自由民主党近年在努力寻求修改教科书审定标准中关于记述历史事件时顾及亚洲邻国的“近邻诸国条款”……如果修改这一标准,日本的“侵略”、“压迫”和“出兵”会分别改为“进入”、“镇压”和“派遣”。


(3)以上两则材料反映出当前日本社会怎样的政治动向?假如你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中国政府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将用哪些史实驳斥这种言论?(两例即可)你会对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向日方提出怎样的建议?(一点即可)
2019-11-12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