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华民国的兴衰和中国革命的胜利 > 五四运动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 题号:1262027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来说,中国作为协约国也贡献了不少的力量。可中国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一出现就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盘中餐......最后还要签订《凡尔赛条约》,这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情。消息传回国内,民众顿时就愤怒了。最先走上街头表示抗议的,就是激愤的学生。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6月5日,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这场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材料四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习近平


(1)材料一认为,从1914年到1919年,中国无产阶级人数有何变化?
(2)材料二中的“抗议”是指哪一运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6月5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
(4)材料四中讲的是哪一运动?材料强调了该运动的什么精神?
【知识点】 五四运动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一时期的对联:“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材料二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恋战友的一首诗。

(1)材料一对联反映的是什么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情景,取得了哪些初步胜利?

(2)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这副对联没能反映出这场运动后期的主力,请你写出来。

(3)材料二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019-01-13更新 | 0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6月3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6月28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宇,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会议,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

——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

(1)从材料一中归纳能够反映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屈辱外交的具体史实。

材料二: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三: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3)材料三中,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人物是谁?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4)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发扬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精神?

2019-04-05更新 | 0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材料二   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的关系》(1906年)中说:“此事乃吾国数干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材料三   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1)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
(2)“此事”指什么?1897年哪一出版机构的出现,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3)在新文化运动中,谁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发表了什么文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张对近代教育的作用。
(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024-02-11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