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华民国的兴衰和中国革命的胜利 > 北伐战争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 题号:13985018
【知识点】 北伐战争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中国长江、汉江交汇处的武汉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有“九省通衢”之称。她崛起于风云激荡的时代,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的城市地名浓缩了一部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一:“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下图为“北伐军进入汉口英租界图”


材料三:“在严重的环境下……我们要整顿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

材料四:“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957年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1)材料一中“武汉首义”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十数行省先后独立”直接造成了什么结果?
(2)材料二中伐军的正式名称是什么?中国军队进入英租界表明这场革命运动同时具有怎样的性质?
(3)材料三中“严重的环境”指的是什么?产党人最后找着的“新的道路”是什么?
(4)材料四毛泽东诗中“一桥”指的是哪座桥?以这座桥为代表的一大批建设成就的取得对新中国有何重大意义?
2020-06-04更新 | 0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战争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判断下列各题。
(1)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开展北伐,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张作霖、曹汝霖。
(2)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五战五捷,沉重打击了美国侵略者。
(3)1816—1826年,玻利瓦尔率领南美军队,英勇抗击葡萄牙军队,解放了殖民地。
(4)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联军队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2021-04-24更新 | 3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时间轴一:

时间轴二:

(1)请根据以上示意图中的时间信息,分别给两幅历史时间轴命名。
(2)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在侵华战争中曾三次攻占当时中国首都,请在时间轴上找出其中两次攻占当时首都的时间,并指出相关的侵华军队。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在时间轴上找出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回归的时间,并指出分离回归的原因。
(4)“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是近代国共关系的真实写照。请在时间轴上找出国共两次合作的历史时期,并说明两次合作的重要历史意义。
(5)以史为鉴,振兴中华。以上史实给我们哪些历史启示?
2018-08-17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