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全国 五年级 单元测试 2021-05-10 25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

一、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1. 哥白尼提出“(      )”和托勒密提出“(      )”,这两种学说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地心说的观点:(1)地球是球体。(2)地球不动。(3)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的天体绕着地球运动。“日心说”的观点:(1)地球是球体。(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3)太阳不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其他的天体绕着太阳运动。
2021-05-1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填空题 | 适中(0.65)
2. 摆具有(      )的特点。
填空题 | 较易(0.85)
3. (      )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      )(      )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2021-05-1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填空题 | 较易(0.85)
4. 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      ),即(      )(      )(      )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      )西边(      )。东面的城市(      )
2021-05-1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填空题 | 较易(0.85)
5.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周期为(      ),地球围绕(      )自转,地轴是(      )的。
填空题 | 较易(0.85)
6. 人们以(      )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将通过(      )的经线,定为(      )。经线每隔(      )(      ),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
2021-05-1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填空题 | 较易(0.85)
7. 天空中星星围绕(      )(自东向西)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      )产生的现象。
2021-05-1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填空题 | 较易(0.85)
8.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周期为(      ),地球围绕(      )公转。
2021-05-10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填空题 | 较易(0.85)
9. 贝塞尔的(      )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
2021-05-1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填空题 | 适中(0.65)
10. 昼夜交替现象与(      )有关;(      )(      )(      )有关;(      )(      )(      )有关。
2021-05-1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填空题 | 适中(0.65)
11. 四季形成的原因: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阳光的(      )(      )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      )的不同。
2021-05-1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填空题 | 较易(0.85)
12. 当太阳的直射点在(      )时,节气是(      );北半球是(      );当太阳的直射点在(      )时,节气是(      ),北半球是夏季;当太阳的直射点在(      )时,节气是(      ),北半球是(      )
2021-05-1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填空题 | 较易(0.85)
13.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是(      );去南极考察最好的季节是(      ),去北极考察最好的季节是(      )
2021-05-1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填空题 | 较易(0.85)
14. 北半球夏季时,北极出现(      ),而南极出现(      );冬季则刚好相反。
2021-05-1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填空题 | 较易(0.85)
15. 地轴倾斜的角度大约是(      )。地球上会出现极夜和极昼的地区是(      )(      )以内的地区。
2021-05-1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填空题 | 较易(0.85)
16. (      )可以影响(      )。假如地轴倾斜角度变大了,那么发生极昼和极夜的地区会变大。
2021-05-1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二、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17. 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乒乓球、(      )、小纸人等。
实验步骤:(1)把乒乓球当作(      ),手电筒当作(      ),被“太阳”照亮的一面相当于一天中的(      ),背着太阳的一面相当于一天中的(      )
(2)在“地球”上贴(或画)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

实验结论:假说①(      );假说②(      );假说③(      );假说④(      ),这四种假说(      )
2021-05-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实验题 | 适中(0.65)
18. 验证摆的特点
实验材料:自制可旋转的摆(圆形转盘、支架、摆绳、铜球、标尺)。
实验步骤:(1)把摆平放在圆形转盘上,让摆锤静止,正好对准标尺中心。让摆前后摆动起来(注意摆动幅度不能太大,否则会撞到支架上)。
(2)当摆前后摆动起来后,缓慢而平稳地(      )转动底盘,转速要(      ),转到90度时,我们可以稍停一会,观察它的(      )。然后分别转到180度、270度、360度,也是稍停一会儿,观察摆的(      )
实验现象:摆的摆动方向(      )随着底盘的旋转而改变。 
实验结论:摆具有保持(      )的特点。
2021-05-1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实验题 | 适中(0.65)
19. 模拟北京与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实验材料:写了地区、方位的小卡片,太阳小卡片。
实验步骤:(1)如图,小朋友们贴好小卡片,同一小组的同学手拉手面朝外围成一个圆圈。(2)大家先按照(      )的方向慢慢转动,看看“北京”和“乌鲁木齐”谁会先见到“太阳”。发现(      )先见到太阳;然后大家按照(      )的方向慢慢转动,看看又是谁先见到太阳。发现(      )先见到太阳。 
实验结论:(1)确定不同地区的(      )(      )是研究黎明到来先后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2)实际上,地球自转方向是(      )的,所以(      )先迎来黎明。
2021-05-1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实验题 | 适中(0.65)
20. 模拟在自转的地球上如何看到北极星“不动”。

实验材料:转椅、圆形纸板。
实验步骤:(1)让一位同学坐在转椅上,将画有北极星和其他星星的纸板放在该同学头顶。转动转椅,该同学抬头向上看,眼光对着(      )不变,余光观察北极星周围的星星。
(2)发现北极星不动,其他星星围绕(      )旋转。
实验结论:北极星处于视觉(      ),所以可以(      )
2021-05-1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实验题 | 适中(0.65)
21. 视觉差异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两根木竿、两个蓝色圆纸片、红色圆纸片、木尺、木条等。
实验步骤:(1)参加实验的同学在圆圈上背对着红色圆纸片(代表“太阳”)转动,表示(      )。 
(2)当我们从A点运动到B点时,观察两颗星星的运动情况。
(3)当我们站在A、B两点仔细观察两颗星星时,分别记下1号星相对于2号星的位置。
(4)把两根木竿立在离我们更远的地方,重复以上步骤再观察一遍,记录下观察数据。
实验现象:当1号和2号星离我们近时,在A、B两点分别观察1号星的视觉差(      );而1号和2号星离我们远时,在A、B两点分别观察1号星的视觉差(      )。 
实验结论: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      );近时,(      ),远时,(      )
2021-05-1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实验题 | 适中(0.65)
22. 模拟四季形成的实验。

实验材料:四个地球仪、大头针、橡皮泥、灯、地球公转模板、标杆、直尺、记录单。
实验步骤:(1)在四个地球仪中间放一盏灯当作太阳,在公转轨道上确定A、B、C、D四个方位(如图所示),调整(      )指向北方,让地球仪地轴北端都指向(      )。 
(2)在北半球同一地点各立一根标杆(用橡皮泥将大头针垂直固定在地球仪上),标杆正对太阳(正午时间),观察地球仪上标杆的影长。
实验现象:地球公转到B处时,影子(      ),是(      )季;在D处时,影子(      ),是(      )季;到A和C处时,影子(      )。因此A是(      )季,C是(      )季,所以古人判断季节的经验是(      )
实验结论:根据杆影的(      )可以判断(      )
2021-05-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实验题 | 适中(0.65)
23. 探究阳光的直射和斜射与气温的关系。

实验材料:手电筒、桌子。
实验步骤:用手电筒照射桌面,照射角度由垂直逐渐倾斜,观察照射在桌面的光斑有什么特点。
实验结论:(1)太阳光直射的地方(      ),而斜射的地方(      )。阳光的(      )(      )导致了(      )。 
(2)地球在公转时,由于(      ),导致阳光有规律性地(      )(      )某一区域,导致气温会(      )地变化,从而形成(      )
2021-05-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实验题 | 适中(0.65)
24. 探究极昼、极夜的成因
方法一: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一个、手电筒一个。
实验步骤:地球自转的同时围着太阳(手电筒)公转。
方法二:模型演示

演示器材:地球仪一个、纸板一张(在纸板中间剪一个和地球仪大小差不多的圆,在纸的一面涂上黄色,另一面涂上黑色)。
演示方法:把地球仪倾斜插进竖直在桌面上的纸板中,让北极圈处在黄色纸板一面。
方法三:画示意图

实验结论:极昼、极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      )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如果地轴倾斜角度变大了,那么发生极昼和极夜的地区会(      )
2021-05-1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测试卷2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填空题
16
实验题
8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地球与宇宙科学
2
技术与工程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题
10.65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
20.65生活中常见技术的应用
30.85著名工程师、发明家的研究事迹
40.85地球自转的方向
50.85地球自转的周期
60.85昼夜交替的形成
70.85地球的自转轴
80.85地球公转的方向
90.85著名工程师、发明家的研究事迹
100.65四季的形成
110.65四季的形成
120.85四季的形成
130.85四季的形成
140.85四季的形成
150.85地球的自转轴
160.85地球的自转轴
二、实验题
170.65昼夜交替的形成
180.65著名工程师、发明家的研究事迹
190.65地球自转的方向
200.65地球的自转轴
210.65地球的公转
220.65四季的形成
230.65四季的形成
240.65地球的自转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