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小学科学综合库 > 地球与宇宙科学 > 地球的运动规律 > 地球的公转 > 四季的形成
题型: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8 题号:22855888
实验:研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
(1)实验步骤:①用一个皮球代表(      ),在两端各粘一根牙签,代表(        );再在“地球”的“赤道”和“北半球地区”分别粘一根牙签。②在桌子上点亮一个灯泡代表(        ),先让“地球”直立着绕“太阳”转动一圈,再让“地球 ”倾斜着绕“ 太阳”转动一圈,观察“赤道”和“北半球地区”牙签影长的情况。

(2)实验现象:①“地球”直立时,“赤道”和“北半球地区”的牙签影长(         )。阳光(      )直射和斜射的变化。②"地球”倾斜时,“赤道”和“北半球地区”的牙签影长会(            )。阳光(      )直射和斜射的变化。
(3)实验结论:由于地轴(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各地每天的正午(          )各不相同。太阳高度角大时,单位面积接收到的(         )(      ),反之就(      ),因而形成了(        )
【知识点】 四季的形成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1】根据模拟四季更替的实验填写下表。

实验材料

(      )

实验过程

(      )

实验现象

(      )

实验结论

(      )

2022-04-24更新 | 21次组卷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2】地球的运动。
1.请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我们在研究地球运动时,通常利用模拟实验进行研究。图中的蜡烛模拟的是(       )。
A.地球B.太阳C.月亮
3.下表为地球公转知识整理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公转方向

自东向西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

1年

1年

1年

产生现象

昼夜长短

变化

昼夜交替

四季变化

A.AB.BC.C
4.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我国古代先贤早就利用土圭测日影长,确定了夏至。夏至这一天,北京地区正午时,物体影长最有可能是图(       )。
A.B.C.
2024-02-10更新 | 22次组卷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3】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四季变化”的模拟实验。

1.实验中,在桌子上用绳子做一个圆圈,模拟________;把台灯放在圆圈的中央,模拟______。把地球仪放在绳圈上,用橡皮泥在地球上做个记号代表自己的位置。
2.判断:在实验时,“地球仪”的北极应该始终指向北方。(      )
3.2021年12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此时地球公转到图中______位置,太阳直射在______(填“北半球”或“南半球”)。
4.地球仪移动的方向是(       )。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
5.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大约需要______天。
6.当地球移到A点时,我们地区(北半球)是______季。白昼比黑夜______
7.当地球移到D点时,我们地区动植物的变化特点是:______
2022-11-18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