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必考实验】一题到位 实验三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全国 九年级 专题练习 2022-10-24 28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力学、热学、物理方法

一、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如图所示,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之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测量仪器有: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使两种液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应选用规格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应该控制甲乙两烧杯中液体的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实验记录到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甲液体的温度/℃

25

32

39

46

53

乙液体的温度/℃

25

40

55

70

85


(3)分析表格的数据可知,0~4min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是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相同”),此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
(4)由实验可知,不同物质吸热的本领大小______ ,为了描述物质吸热本领大小,引入了一个物理量,它就是______
(5)如果甲乙两种液体都可以用作发动机的冷却剂,而且只考虑物质的吸热能力,那么______(选填“甲液体”或“乙液体”)更适合用做发动机的冷却剂;
(6)实验中把甲和乙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_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应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法;
(7)同组的小敏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初温、吸收热量后的温度,并且用停表记录了加热时间;

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物质

质量m/g

初始温度/℃

末尾温度/℃

加热时间/min

80

25

55

6

食用油

80

25

68

6


①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____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②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最后的温度相同,就需要给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③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__
④同组的小铭同学认为,用电加热器代替酒精灯也可以完成本实验,而且实验效果会更好,原因是______
(8)小组的全体同学经过讨论,又设置出了一个实验装置,将分别装有甲和乙两种液体的试管放入同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而且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和初温都相同,如下图:

此实验装置的好处是______;实验中,若甲液体温度上升比较快,则表明______(选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本领较强,比热容较大。
2022-10-23更新 | 850次组卷 | 1卷引用:【必考实验】一题到位 实验三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实验题 | 适中(0.65)
2. 小强在随家人到海边玩耍时,发现阳光下的海水和岸边的沙子温差较大。于是他带回一些岸边的沙子,想比较沙子和水这两种物质吸热能力的差异,他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所使用仪器规格也完全相同。请你来帮他完成实验:

(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_______、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
(2)实验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来比较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
(3)小强给水和沙子加热相同时间,水升高的温度较_____,说明水的吸热能力更强。
3. (1)如图中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选用沙子和水进行实验,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图中用虚线框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装置加热。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 _____(填“烧杯”或“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两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_____(填“物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

(2)小明认为也可以选用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按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该探究方案的优点是 _____(答出一个即可);
(3)小明实验中作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A、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_____
实验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4. 小组同学比较沙子和水的比热容,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1)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内分别装入初温、_________相同的沙子和水。
(2)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沙子和水,加热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加热时间/012345
温度/沙子1822293745
181921232527
(3)时,温度计显示沙子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
(4)加热相同的时间,发现沙子的温度升得更高,有同学认为此过程中沙子吸收热量比水吸收热量多,该观点_________(正确/错误)。
(5)分析数据可得沙子的比热容_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水的比热容。
2022-07-19更新 | 379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5. 小林同学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选用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相同烧杯中装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进行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的温度与时间变化关系图像。

(1)若在组装甲实验装置时发现温度计的玻璃泡触碰到了杯底,应该将图甲装置中的______(选填“A处向上”、“B处向下”)适度调整;
(2)烧杯内水和煤油两种液体的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应当相等;
(3)若加热时间相同,则水吸收的热量______煤油吸收的热量。据图乙可知,水的吸热能力______煤油的吸热能力(前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因此通常选择______作为汽车发动机冷却液(选填“水”或“煤油”);
(4)若水的比热容为,根据图乙中的数据可知,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_
2023-02-14更新 | 627次组卷 | 2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6.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套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_(选填“高”或“低”)。由此可推理,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但小明觉得实验次数过少,缺乏说服力,则他应该______

物质

质量

(g)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

(min)

最后温度

(℃)

50

20

5

42

食用油

50

20

5

50


2022-10-24更新 | 496次组卷 | 1卷引用:【必考实验】一题到位 实验三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实验题 | 较易(0.85)
7. 小明为了“探究不同液体(如:水、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按如图甲、乙所示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回答:

加热时间t/min

0

2

4

6

8

10

温度T/℃

0

5

10

15

20

25

食用油

0

10

20

30

40

50

(1)实验前,小明同学应选取质量 _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水和食用油进行实验;
(2)小明每隔2min测量一次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上表中:分析数据可知 ___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2022-07-11更新 | 1579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实验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8. 小华班的同学们分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物体升高温度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如图所示是他们的实验装置。

(1)各小组分别安装调整好实验装置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加入_____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
(2)然后,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这一操作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下表所示,是其中的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组别物质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
小华组20020304'30''
煤油20020404'30''
小明组20020303'50''
煤油20020403'50''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物体升高温度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使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小华和小明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小华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一些,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022-06-17更新 | 711次组卷 | 4卷引用: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图甲是“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1)两支试管里水和煤油的质量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由图乙可知,_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
2022-06-23更新 | 248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物理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力学、热学、物理方法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实验题
9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力学
2
热学
1,2,3,4,5,6,7,8,9
3
物理方法
1,2,6,8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实验题
10.65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20.65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30.65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40.85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比热容的概念、单位和物理意义  比热容的定义式
50.65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60.65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控制变量法
70.85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80.65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90.65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