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 专题17 压轴题:密度、压强、浮力综合计算
全国 九年级 专题练习 2024-05-15 48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力学

一、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某同学受“怀丙打捞铁牛”故事的启发,设计了如下“打捞”过程:如图甲,金属块A部分陷入淤泥内,轻质小船装有18N的沙石,细绳将金属块A和小船紧连,细绳对小船的拉力为2N,水面与船的上沿相平;将小船内所有沙石清除后,金属块A被拉出淤泥静止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为g,小船的质量忽略不计,细绳的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
(1)甲图中,金属块A上表面距离水面50cm,求金属块A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2)乙图中,小船有体积露出水面,求金属块A的密度。

   

2023-06-19更新 | 194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2. 如图甲所示的密闭容器,壁厚忽略不计。其底部是边长为的正方形,容器中装有高度为的水。将容器倒置并使其在水中竖直漂浮,如图乙所示,容器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为。求:(水的密度为g
(1)容器在水中竖直漂浮受到浮力是多少?
(2)该容器的质量是多少?

3. 将一底部贴有橡皮膜的物体放入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物体静止时有的体积浸入水中,容器中水深h1为15cm,如图甲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为0.24kg,圆柱形容器底面积S为100cm2。现通过注射器向物体底部的橡皮膜内注满某种配制液体后,物体在水中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容器中水深h2为18.6cm,整个过程容器中的水未溢出,橡皮膜未破裂(ρ=1.0×103 kg/m3)。求:
(1)图甲中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2)图甲中圆柱形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3)注入橡皮膜内液体的密度。

   

4. 人工涂抹油漆难精准且气味难闻,于是某团队设计了“智能浸泡上漆器”,如图所示,上漆器由柱形硬质浮杆、力传感器、工作台、挡板等组成。浮杆的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力传感器固定且与浮杆接触但无压力;工作台固定在上漆器底部,其上表面积为0.5m2,高为0.1m。将待上漆的质量分布均匀的柱体A放在工作台中央,将挡板固定在1m高处,开始注漆,当浮杆对力传感器的压力为14N时停止注漆,完成对柱体A的上漆。已知柱体A的质量为500kg,底面积为,高为0.8m,油漆密度为g取10N/kg。求:
(1)当漆面上升至0.1m时,油漆对上漆器底部的压强;
(2)当漆面上升至0.4m时,柱体A对工作台的压强;
(3)停止注漆时,柱体A被上漆的高度。

   

2023-06-27更新 | 191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广西中考物理试题
5.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B高为20cm,底面积为0.03m2,容器中放一个质量为800g正方体A,边长为10cm,若一定质量的水沿着容器壁缓慢倒入容器B中,当木块A对容器B底的压强恰好为零时,求(g=10N/kg):
(1)物体A此时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大?
(2)此时容器B中水的高度为多少?
(3)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
(4)继续加水至18cm深时,水对正方体底部的压强是多大?

6. 在水平桌面上放有一个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如图甲所示,其底面积为100cm2。一个重为2.5N,底面积为40cm2,高为10cm的柱形玻璃杯A漂浮于水面上,容器底有一个密度为2×103kg/m3的实心金属块B(与容器底部不密合),用一根细线将B与玻璃杯A的下表面相连,细线未拉直,缓慢向容器中注水,细线所受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最后A、B两物体在水中静止(细线不可伸长且质量与体积忽略不计),求:
(1)注水前,玻璃杯A所受浮力;
(2)请通过计算分析说明,物体AB最终在容器中所处的状态;
(3)金属块B的重力;
(4)从t1时刻到t2时刻,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为200Pa,则t₁时刻细线所受拉力F是多大。

   

计算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7. 某兴趣小组在做浮力相关实验时,将力传感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底面积为的实心均匀圆柱体A通过轻质细线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细线拉力的大小。底面积的柱形容器B放在水平升降台上,装有深的水,如图甲所示。从某时刻开始让升降台上升使A逐渐浸入水中,力传感器的示数F与升降台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细线的伸缩,A始终保持竖直,且不吸水,整个过程无水溢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求A的质量;
(2)当升降台上升高度为时,A浸入水中深度为,求此时A受到的浮力;
(3)求A的密度。

   

2023-09-05更新 | 116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
8. 如图所示,薄壁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00cm2,高40cm,质量为2kg,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里面装有20cm深的水。木块A受的重力为24N,底面积为100cm2,高40cm,一轻质细杆与木块A中央固定在一起,将木块A从A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开始向下移动,直至木块A浸入水中深度为自身高度的,求:
(1)木块的密度;
(2)细杆对木块力的大小;
(3)木块A浸入水中深度为自身高度的时,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9. 小红用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力学装置,竖直细杆B的下端通过力传感器固定在柱形容器的底部,它的上端与不吸水的实心正方体A固定(不计细杆B及连接处的质量和体积),现缓慢地向容器中加水,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F随水深h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ρ=1.0×103kg/m3)。求:
(1)正方体A所受重力大小;
(2)当容器内水的深度为13cm时,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大小;
(3)当容器内水的深度为8cm时,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为F,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变为0.5F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2023-09-28更新 | 70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保山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0. 如图甲所示,实心立方体放入柱形容器后,向容器内倒入液体A(立方体与底部不密合,液体始终未溢出),立方体受到的浮力F与容器内液体深度h的图像如图乙实线所示。更换另一种液体B重复上述过程,Fh的图像如图乙虚线所示。求:
(1)立方体在液体A中静止后的状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2)立方体的重力;
(3)倒入液体B的深度为12cm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计算题 | 适中(0.65)
11. 水槽的底面积,装有6cm深的水,将其置于水平面上。有一重力是6N,底面积、高的圆柱体。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其由水面位置缓慢放入水槽中,当其刚好接触水槽底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两接触面之间的水忽略不计,且水没有溢出)求:
(1)圆柱体刚好接触水槽底部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整个过程中,圆柱体的重力做功是多少?
(3)圆柱体静止后,撤走弹簧测力计,与放入圆柱体前相比,水槽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多少?
(4)圆柱体静止后,水对槽底的压强是多少?

12. 如图甲所示,有一体积、质量忽略不计的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容器底部和正方体物体A上。已知物体A的边长为10cm,弹簧没有发生形变时的长度为8cm,弹簧受到拉力作用后,伸长的长度△L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向容器中加水,直到物体A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此时水深20cm。求:
(1)物体A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物体A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时,物体A受到水的浮力;
(3)物体A的密度。

计算题 | 适中(0.65)
13. 如图所示,在重为6N,高为20cm,底面积为3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部,贴有一个底面为边长为0.1m正方形的压力传感器(厚度和质量均不计)。将一个边长为0.1m的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传感器上,然后缓慢地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物块对传感器的压力F与倒入液体的深度h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求:

h/m

0

0.01

0.02

0.03

0.04

F/N

6

4.8

3.6

2.4

1.2

(1)空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当h=2cm时,物块受到的浮力;
(3)液体的密度。

14. 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把底面积为80cm2、质量为200g的柱形物体A放在圆柱体的正上方时,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为,桌面上还有一个底面积为200cm2、高12cm,内装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容器中液体深为10cm。当用外力将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已知,物体A的密度为0.5×103kg/m3g取10N/kg,忽略物体吸附液体等次要因素)。求:
(1)物体A的高度;
(2)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3)若在物体A上放一体积为1×104m3重物,使得物体A和重物刚好浸没在液体中且保持静止(物体A没有接触到容器底部),求此时桌面受到容器的压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