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浮力 > 阿基米德原理 >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密度及质量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0 题号:10102857
小科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筒、溢水杯、烧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所示;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用烧杯收集溢出来的水,如图乙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1,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所示;
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用烧杯收集溢出来的水,并用量筒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2,如图丁所示。
(1)图丁中,烧杯中水的质量_____金属块的质量(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被测金属块的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水的密度用表示)。
(3)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铁块“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从实验中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为______N;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2)比较实验丙、丁可知: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
(3)比较实验丙、戊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跟______有关;同时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
(4)小旭想“探究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用橡皮泥代替铁块,再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橡皮泥捏成“碗”状并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漂浮在水面上;
步骤二:把橡皮泥从水中取出捏成团状,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下沉至杯底;
橡皮泥第一次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二次受到的浮力;
②由此小旭认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其结论错误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橡皮泥形状的改变,而忽略了橡皮泥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2021-08-28更新 | 311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小红物理学习小组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天平、小石块、烧杯,水、细线等,她的实验过程如下。

(1)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游码移至_______处,若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
(3)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置于天平上,平衡时的读数为m2
(4)如图乙所示,用细线将小石块系住,使之慢慢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
(5)如图丙所示,取出小石块,往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
(6)若水的密度为ρ,则石块排开水的质量为_______,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
(7)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ρ_______
(8)此实验方法所测密度_______(填“偏大”、“不变”、“偏小”)。
2022-02-11更新 | 277次组卷
【推荐3】小华同学在实验室里做系列实验。

(1)他想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设法测得密闭小瓶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1牛,然后装入适量的细砂,将总重为1牛的小瓶浸没在水中后放手,其运动状态如图甲(a)所示;接着他两次调整瓶内细砂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分别如图(b)和(c)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由图(a)可知: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 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时,物体处于______ 状态;由图(b)可知浮力______ 重力时物体将上浮(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随后他又在探究浮力的实验中把a图中的小瓶放入一装有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的水的重为______(填序号);
A.一定等于1N                                          B.能为0.9N
C.一定小于1N                                          D.可能为1.2N
(3)他又制作如图乙所示的潜水艇模型,通过进排气管______(选填“吸气”或“吹气”),使模型下潜直到悬浮,容器中的水面将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不考虑进排气管的体积的影响)。
2023-01-08更新 | 1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