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 > 杠杆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9 题号:11257351
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左右)调节,直到杠杆在__位置平衡,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__对平衡的影响。
(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B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动力臂,阻力,则阻力臂__m。
(3)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__
(4)丙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此实验__(能不能)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图C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cm,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在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动力臂__(等于不等于)阻力阻力臂。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小明和小红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小红认为也可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选填“右”或“左”),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红将图乙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会______(选填“右侧下降”或“左侧下降”)。
(3)若小明只将图乙中的杠杆左侧的两个钩码取下,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侧钩码______(说出钩码移动的方向和格数)。
2020-10-05更新 | 62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明用如下的装置进行实验(杠杆自重忽略不计):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______(填“是”或“否”)处于平衡状态。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实验时,在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的钩码并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目的是______
(3)小明调节杠杆平衡后,通过加挂钩码分别改变F1F2,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并测出对应的力臂L1L2,记录了如表中所示的实验数据。(每个钩码重0.5N)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0.5

20

1

10

2

1

10

2

5

3

1.5

10

1

15

分析这样几次实验后小明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下列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操作是______
A.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B.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C.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
D.增减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2023-08-22更新 | 5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端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______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漏填的数据为______N
测量序号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120210
22151.520
33515

(3)有的同学按照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 ______(填“相符”或“不相符”),原因是______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2020-08-05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