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压强 > 液体压强 > 液体压强的计算和比较 > 液体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62 题号:11899199
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问题。

(1)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_____mm。
(2)通过计算可知当时的气压为_____Pa(ρ水银=13.6g/cm3 g=10N/kg)。
(3)实验过程中,若像图丁中一样将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水银柱的长度将_____。(均选填“变长”“变短”“不变”)
(4)若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装满,则测量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要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实验中不小心将玻璃管的顶部打破,则你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
(6)若同学们用图己中B注射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大气压,当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己中的_____(A/C)注射器。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为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1)第一组同学用电子秤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
①小明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并用电子秤测出了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电子秤的示数如图1所示,则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________ρ
②小华想通过图像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她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并用电子秤测出了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用甲、乙两种液体各测两组数据后,在如图2所示的m-V图像上描出了四个点。但是小华忘记标注这四个点的数据分别属于哪种液体。根据小明实验测出的数据分析可知属于甲液体的两点是________
③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边长为3cm的正方体金属块测量出了甲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如图3所示,则甲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
(2)第二组同学准备用如图4所示压强计来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实验前他们用手指轻按橡皮膜目的是_________;图5是他们设计的几种方案(压强计的U形管未画出),其中最佳方案是________
2023-05-23更新 | 49次组卷
【推荐2】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密度取1.0×103kg/m3,实验装置经测试均可以正常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两组实验装置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过程中,甲乙都是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B.甲乙装置都不是连通器
(2)如图2是甲小组的实验过程:
①实验前,要通过调试,若在调试中用手指轻压探头的橡皮膜时,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选填"显著"或"不显著"),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良好;
②深海鱼类多是扁片状,其原因可以用对比______两图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说明;
③比较a、b两图可知,当______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随______增大而增大;
④在图b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若在图b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Δ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为______Pa(U形管内液体的密度ρ=1.2×103kg/m3,大气压强取1.0×105Pa,g取10N/kg);
(4)若大烧杯中始终装水,并保持压强计金属盒探头的深度不变,U形管中分别注入不同液体,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______
A.酒精(ρ酒精=0.8×103kg/m3
B.红墨水(ρ红墨水≈1.0×103kg/m3
C.盐水(ρ盐水=1.1×103kg/m3
D.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kg/m3
2023-05-14更新 | 14次组卷
【推荐3】如图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的装置,容器内液面高度相同。
   
(1)探头上的薄膜所受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________来反映的;
(2)比较甲、乙实验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_;甲、丙实验说明,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
(3)图甲中,水对探头上的薄膜产生的压强大小为________Pa,软管内的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管外的大气压。
2023-09-11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