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压强 > 液体压强 >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 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装置和步骤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8 题号:13434177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容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

(1)实验中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状变化来比较橡皮膜两侧所受的压强,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做______
(2)如图A所示,在容器两侧倒入不同深度的水,会看到橡皮膜向______(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有关;
(3)如图B所示,在容器左侧倒入一杯浓盐水并充分搅匀后,橡皮膜向右侧凸出,小明得出了: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_
(4)如图C、D所示是用此容器进行的两次实验,由此可推断:ab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______ρbac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______ρc(均选填“>”<”或“=”)。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所示,其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___(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__有关;
(3)比较图丙和图丁,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__有关;
(4)已知图丁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__________Pa。(ρ=1.0×103kg/m3ρ盐水=1.1×103kg/m3g取10N/kg)
   
2023-07-23更新 | 45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小明和小华分别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已知盐水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她所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调节的方法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A.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B.将U形管部分液体倒出
C.向U形管倒入部分液体
(2)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深度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随 ___________增大而增大;在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 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图丁和图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种类不同的液体。在距离容器底同一高度处分别有M、N两点,若,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___________ρ,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p___________p(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22-07-21更新 | 169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的实验情景,图甲、乙、丙中的杯内的液面相平,所用的压强计均相同。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
(2)比较______两图,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3)比较乙、丙两图,不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理由是______
(4)兴趣小组又制作了一个如图丁所示的容器,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A、B两个容器(横截面积分别为4SS),隔板某高度处有一小孔O用薄橡皮膜封闭。当容器A中注入深度为H=18cm的水、容器B中注入深度为h1=15cm的某溶液后,橡皮膜恰好没有形变。继续向容器A中注水,当水深为H2=28cm时,观察到橡皮膜向容器______(选填“A”或“B”)侧凸起。再向容器B中注入液体至深度为h2 = 23cm时,橡皮膜又恢复原状,则容器B中液体的密度为ρ0=______kg/m3;(已知ρ=1.0×103kg/m3
【拓展】把一质量为m的合金块放入容器A中,浸没后的合金块静止时沉底,水未溢出。同时容器B中液面高度增加到h3时,橡皮膜能保持原状,则合金块的密度为ρ=______(用mρρ0Sh2h3表示)。
2021-06-13更新 | 1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