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质量和密度 > 质量及其测量 > 测量物体的质量 > 天平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题型: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65 题号:13489571
小华利用托盘天平(最大测量值200g)、量筒、水、食盐、50g的空烧杯、白纸等器材配置盐水,步骤如下:

(1)小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______归零,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直到天平水平平衡;
(2)为了称量出2g盐,小华先将一张白纸放在左盘,仅移动游码,再次平衡时,游码位置如图乙,接着应该将游码移至______g处,再向白纸上逐渐加盐,直至再次平衡;
(3)接着小华用量筒量取50mL的水,并全部倒入烧杯中,将2g盐也全部倒入烧杯中(假设加盐后烧杯中水的体积不变),则小红所配置的盐水密度为______g/cm3
(4)小华发现还可以用天平和烧杯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她在烧杯中加水并使其总质量为100g,在水面处做上标记,如图丙,将水全部倒掉,将待测液体加至标记处,然后用用天平称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做上标记”的目的是便于记录加入液体的______,请在图丁坐标系中画出液体密度ρ与总质量m图像______,利用该装置可测出ρ的最大值为______g/cm3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1】小言同学有一块吊坠,他想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测量其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左,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
(2)将吊坠放在天平左盘中,向右盘中由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入最小质量是5g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小言应先 ___________,然后调节游码,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吊坠的质量是 ___________g;
(3)往量筒中倒入30mL水,用细线拴住吊坠缓慢浸没在水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吊坠的体积为 ___________cm3,计算得到吊坠的密度是 ___________kg/m3
(4)小言发现使用的砝码生锈且量筒分度值较大,导致测量误差较大。故提出可以利用天平,两个烧杯,量筒和水再次测量吊坠的密度。步骤如下:(已知水的密度为ρ
①按图丙方式,将天平的左右托盘中放上装入适量水烧杯,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如图丁所示,将拴着细线的吊坠 ___________在左盘烧杯的水中,不碰烧杯底,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记下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值m
③如图戊所示,松开细线使吊坠缓慢沉底,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保持游码位置不变,在右烧杯中滴入体积为V的水,使天平重新平衡;
④吊坠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用mVρ表示);
(5)若第①步中游码未移到零刻线,这会使测得的密度值 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23-06-03更新 | 173次组卷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2】小明是一个建筑爱好者,他被图甲所示的我国南极泰山科考站主楼的外形设计所吸引。他认为这种多棱柱的结构设计可能是为了更好地承受南极冰雪的压力。那么主楼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如图乙所示,小明将打印纸剪成大小相等的四部分,然后分别做成如图丙所示的两组正多棱柱进行模拟探究。实验中g取10N/kg。

      

(1)分析图丙所示的设计方案,推测小明可能认为多棱柱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与“棱数和棱高”有关,与棱柱的 ___________(填“质量”或“底面积”)无关;
(2)为了比较棱柱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小明将棱柱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圆台形小桶轻轻放在棱柱上,如图丁。为使棱柱受力均匀,放置时应将小桶的中轴线与棱柱的中轴线 ___________,缓缓向小桶中加水至棱柱变形,用天平测量出此时小桶和水的总质量m
(3)换用不同的棱柱,多次实验,收集部分数据记录在下表。棱柱高b的测量数据如图乙所示,第2次实验的总质量m如图戊所示,将数据补录入表格。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多棱柱的高度/cm

a=14.85

b=___________

多棱柱的棱数

小桶和水的总质量m/g

185

___________

281

345

243

298

518

(4)比较实验序号1和5、2和6、4和8三组数据,可得初步结论:___________
(5)分析实验数据规律,可推算第7次实验的六棱柱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 ___________N,进一步推理分析可知:同等条件下,圆柱体所能承受的压力更 ___________
2023-06-04更新 | 269次组卷
【推荐3】(1)如1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四个主要步骤,其合理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用图中四个字母排序),并指出她操作中的两处错误,分别是:调节天平平衡时,________;称量时,________

(2)小滨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①如2图甲所示,小滨让凸透镜正对平行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②小滨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让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
③如2图乙所示,小滨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此时,若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④小滨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飞虫落到了凸透镜表面上,则光屏上出现_________
A.飞虫的像
B.飞虫的影子
C.仍是烛焰的像
2023-06-16更新 | 3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