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质量和密度 > 质量及其测量 > 质量 > 质量的概念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2 题号:1502620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五号的“挖土”之旅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4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12月1日23 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西经51.8度、北纬43.1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传回着陆影像图。12月6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通过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完成中国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2020年12月17日凌晨1点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731克月壤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历时大半个月,嫦娥五号跨越38万公里,闯过多个难关,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完成了这次意义非凡的太空之旅。
(1)嫦娥五号探测器 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用声波实现信息交换的,原因是真空 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2)嫦娥五号在月面下降过程中,安装在着陆器上的降落相机所拍的影像是 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在下降过程中,降落相机所成的像将 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距月面15km处,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开始实施制动下降,历时800s,将探测器相对月球速度从约1.7km/s逐步降为零,组合体“落月”阶段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m/s;
(4)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了1731g月壤,月壤从月球被带到地球的过程中其质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23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铸钱是中国古代持续时间最长、实践量最大的铸造活动,其中蕴含了许多重大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
据《天工开物》记载:把铜铸造成钱币,是为了便于民间贸易的流通和使用,铸造十斤铜钱需要用六、七斤的红铜和三、四斤的锌,这是粗略的比例。冶炼时,先把铜放进熔铜坩埚中加热至液态,然后再加入锌,鼓风使他们熔合。铸钱时,铸工用一把鹰嘴钳把熔铜坩埚从炉子里提出来,另一个人用另一把鹰嘴钳托着坩埚的底部,共同把坩埚内的液体注入模子中。冷却之后,打开框模。这时,只见密密麻麻的成百个铜线就像累累的果实结在树枝上一样呈现出来。再将铜钱逐个摘下,便于磨锉加工。磨锉时,用竹条或木条穿上几百个铜钱一起锉,先锉铜钱的边缘,然后逐个锉平铜钱表面上不规整的地方。
钱币的成色高低,是以含锌量的多少来区分的。将钱投掷在石阶上,发出像木头或石头落地的声响,表明成色低。成色高质量好的铜钱,会发出铿锵的金属声。

(1)铸钱的过程与温度有关,测量温度的温度计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坩埚内的液体注入模子中冷却之后,液体会凝固,此过程需要____________热;
(3)对铜钱磨锉加工,铜钱的质量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判断铜钱的成色是通过声音的____________(特性)来判断的,师傅们往往将钱轻轻地投掷在石阶上,让钱币发出的声音小一些,这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2024-01-14更新 | 67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材料一:12月9日,中国空间站以“天宫课堂”的形式进行太空授课。外太空处于微重力状态,重力可以忽略不计。王亚平在太空中演示浮力实验,展示了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无法上浮的实验现象,她用吸管把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静止不动,如图甲所示。在中国科技馆的同学们做了同样的实验,乒乓球却迅速上浮直至漂浮,如图乙所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也被带上太空,如图丙所示。
   
材料二:2021年11月8日凌晨,王亚平身穿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完成了长达约6.5个小时的出舱活动,如图丁所示。舱外航天服具有保湿、保温、供氧、维持压力、防止各类射线的伤害、维持人体水盐平衡、遥测通信等功能,并配有背包式生命保障系统,以保障航天员的舱外作业。
(1)如图甲所示,说明在空间站中,水对乒乓球各面的压强都 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乒乓球 ___________(选填“受到”或“不受”)浮力的作用;
(2)与在地球上相比,冰墩墩的质量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重力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丙所示,王亚平手持冰墩墩向翟志刚抛去,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冰墩墩将做 ___________运动;
(3)如图丁所示,出舱的航天员与轨道舱之间需要系上安全系绳,当航天员远离轨道舱时,可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这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和力可改变物体的 ___________
(4)请写出一条舱外航天服在保护航天员方面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
2023-05-10更新 | 139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11月24日凌晨,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探月,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梦想,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命名“嫦娥工程”。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部曲的最终章,这次嫦娥五号的任务,就是在月球正面未曾探索过的区域收集尘埃和碎片并将其送回地球,以便于分析月球形成演化历史,如果一切顺利,中国将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采集月壤的国家,而距离上一次成功采集月壤,已经过去了40多年。(综合自《人民日报》)
(1)运载火箭起飞时,一般在喷射器下面有一个大水池,火箭刚点火的时候,离水池距离较近,推进器喷出的高温燃气,让池中的水瞬间______,变成高温的水蒸气,当水蒸气向外扩散,周围空气的温度远低于水蒸气的温度,这个时候,水蒸气遇冷______成小水滴,这个时候我们就看到了热气腾腾的景象;
(2)嫦娥5号在月球表面时,听不见声音,原因是______;本次嫦娥5号在月球上采集的月壤质量是2kg,则带回到地球后,月壤的质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月壤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了判断嫦娥5号带回来的月壤有磁性,将月壤制作成棒状进行了如下几组小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让月壤棒靠近铁屑,铁屑被吸引,则月壤棒具有磁性
B.用细线将月壤棒吊起来,使它能在水平内自由转动,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
C.让小磁针靠近月壤棒,若相互排斥,则月壤棒具有磁性
D.让小磁针靠近月壤棒,若相互吸引,则月壤棒具有磁性
2021-01-30更新 | 3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