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运动和力 > 重力 > 重力的概念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15507556
某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物体物体质量m(g)重力G(N)比值G/m(N/kg)
物体11001.010
物体22002.010
物体33003.010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______比。
(2)该小组的同学在继续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是否有关”的探究实验,他们用胡萝卜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胡萝卜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被测物体形状重力
橡皮泥正方形4.8N
圆形4.2N
三角形3.6N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他们的结论正确吗?______。请你对此实验过程作出合理的评价: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 同学们有如下猜想:A.重力跟质量有关;B.重力跟位置有关;C.重力跟形状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C,现提供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天平,橡皮泥,三个形状不同的石块、铁块和铝块,细线,土豆,小刀. 请你选择适当的器材,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2018-04-03更新 | 112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当小球静止在水平面上,小球所受水平面的支持力和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如图甲所示.用细绳(沿斜面方向)拉住的小球也能静止在斜面上,这时除重力外,小球还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以及细绳对小球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如图乙所示.小红和小明决定研究:当小球静止在斜面上时,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以及细绳对小球沿斜面向上的拉力的大小情况.他们用两个重力不同的光滑小球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中用台式测力计测量支持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每一组实验时,他们先将支持面水平放置,然后改变支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并保持拉力的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上,实验装置如衅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小球甲

实验序号

夹角θ

支持力N (牛)

拉力T (牛)

1

6.0

0

2

30°

5.2

3.0

3

45°

4.2

4.2

4

53°

3.6

4.8

5

60°

3.0

5.2

表一 小球乙

实验序号

夹角θ

支持力N (牛)

拉力T (牛)

6

10

0

7

37°

8.0

6.0

8

45°

7.1

7.1

9

53°

6.0

8.0

10

60°

5.0

8.7


(1). 小球甲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__牛,小球乙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__牛.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斜面与水平面夹角、支持力以及拉力,可得出初步结论是:当小球重力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表一(或表二)中有两次实验序号的支持力、拉力的数据恰好是互换的.若这一现象不是偶然,出现此现象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上述小球静止在斜面上的情况中,小球所受的支持力和拉力可以用一个合力替代,请你利用平衡力的知识,判断该合力的大小与方向:__________
2019-01-03更新 | 279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1)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表:

被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Gm的比值(N/kg)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①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弹簧测力计、______
②根据上表中测量的实验数据分析图,其中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受的重力G与质量m关系的图像是______
A. BCD
(2)甲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

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缓慢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接下来的操作______,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从而说明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
(3)小明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小明同学的做法______
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
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
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
2022-11-13更新 | 8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