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机械运动 > 速度 > 速度的计算 > 运用推导公式求解路程和时间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57 题号:1645313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登陆火星


2021年5月15日,我国“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表面,探测器带着火星车降落时通常要经“气动减速”“降落伞减速”“动力减速”这三个阶段,如图甲所示。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荧惑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约为地球的11%,绕日公转周期为687天,火星表面g约为3.7N/kg。火星非常干燥,南北极有以固态的水和二氧化碳组成的冰盖。火星表面的大气密度大约只有地球的1%,火星表面平均温度约为﹣55℃,从冬天的最低﹣133℃到夏日白天的将近27℃,温差很大,火星表面的平均大气压强约为700Pa,比地球上的1%还小。


(1)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___________
A.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
B.公转周期比地球长
C.更容易举起重物
D.声音不能在火星上传播
(2)探测器在气动减速阶段,因与火星大气摩擦,将 _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探测器在动力减速阶段,反推火箭点火减速,利用的是 ___________
(3)“祝融号”火星车的质量为240kg,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为 ___________N。如图乙所示,火星车静止在火星表面上,若它的6个轮子与火星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120cm2,则它对火星表面的压强是 ___________Pa;
(4)在太阳引力场等作用下,火星与地球间距离呈周期性变化,最短时相当于“复兴号”高铁要一刻不停地持续行驶约18年(1年=365天),高铁时速为350km/h,则地球到火星的最短距离约为 ___________km。
2022·广东佛山·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较易 (0.85)
【推荐1】请阅读《信息高速路》并回答问题。

《信息高速路》

现代“信息高速公路”是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等高速、大容量信息传输通道的俗称。

卫星通信是通过微波实现的,当前它已成为国际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微波是电磁波家族中的一员,其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与光速一样,约为每秒30万千米。微波的传播是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和阻挡,需每隔50 km 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由于在雪山上、大洋中无法建设中继站,所以人们利用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也就是卫星通信。卫星通信的优点是通信距离远,覆盖范围大,不受地理条件限制,能进行多址通信。但卫星通信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首先卫星造价较高,而且由于通信卫星定位在距离地面很远的同步轨道上,所以卫星通信会有零点几秒的时间延迟。此外,使用微波通信容易被窃听,保密性较差。

光纤通信弥补了卫星通信的这些缺点,通过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号。由于激光的频率远高于微波,所以它根本不受其他无线电波信号的干扰,从而保证了传输的稳定性。而且,光纤传输可以满足大容量、高速通信的需要。一根直径不到1.3cm的由32根光纤组成的光缆,能容许50万对用户同时通话,或者同时传送5000个频道的电视节目。我国目前国内电信网、因特网和有线电视网的主要干线部分已普遍采用了光缆线路,而且还铺设了数条越洋国际光缆。但与卫星通信相比仍具有架设线路受地理条件限制、光缆易被拉断等缺点。

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相辅相成,成为现代“信息高速公路”的两大支柱。如图表示同时采用两种通信方式越洋传递电子邮件的过程。当然,越洋光缆能使全部过程实现光纤通信。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m/s。
(2)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作为微波通信的中继站,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3)家庭用的有线电视主要是通过______通信方式传输信号的。
(4)微波通信卫星定位在离地球表面3.6×104千米的地球静止轨道上,试用计算说明卫星通信至少会有多少秒的时间延迟?(          )
2022-04-29更新 | 405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05年10月12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倍受国人瞩目的“神舟六号”飞船,在这一天终于腾空而起!10月17日凌晨,在巨大的袭鸣声中,“神六”返回舱着陆在苍茫的内蒙古草原,两位翱翔太空115个小时的中国航天员平安出舱——我国第2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1)如图(a)所示,运载火箭点火后离开发射台升空的瞬间,只见火箭底部涌出庞大的白色气团,其实这不是火箭喷出的废气。我们知道,当火箭刚点火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此时任何物质遇到如此高温的火焰都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的底座,航天工程师在底座旁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就巧妙地攻克了这项技术难关。火箭升空瞬间,庞大的白色气团产生的原因是发生了 ______(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要 ______热(选填“吸收”或“放出”)。
(2)“长征二号” 型运载火箭所用燃料为液态的氢和氧,在通常情况下,氢和氧是气态的,科技人员是采用 ______(填“压缩体积”或“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它们成为液态的。
(3)“神舟六号”的宇航员 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太空中利用声呐装置测量飞船与地面间的距离原因是 ______
(4)若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上 ______m。
2021-12-11更新 | 322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宇宙大爆炸

宇宙由何而来?是困扰着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一个难题。1946年,有科学家提出,宇宙起源于大约137亿年以前的一次大爆炸。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
后来,科学家注意到,从我们所处的银河系观察,银河系外的星系(即河外星系)发出的光,绝大部分颜色会偏“红”,个别也有几个颜色偏“蓝”,分别称为“红移”和“蓝移”。理论分析表明,发生红移的河外星系,表示它在远离我们。蓝移则表示相应的星系在靠近我们。我们(银河系)之外的其他星系群和星系团中的星系几乎都表现出红移,而且离我们越远的星系,红移量越大。这似乎表明,绝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且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离越快。天文学家通过反复观测,得出一条规律:河外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v与它到我们的距离s成正比,这条规律被称为哈勃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v=Hs,式中H称为哈勃常数。哈勃定律的发现,有力支持了宇宙大爆炸学说。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我们看到某个星系发出的光的颜色偏“红”,说明这个星系正在__________我们;
(2)小明根据哈勃定律,认为若以我们(银河系)为参照物,那么河外星系做_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非匀速”);
(3)类比得出速度、密度单位的方法,可推理得出哈勃常数H的单位是_______
A.米(m)        B.秒(s)        C.米-1(m-1)        D.秒-1
(4)由“v=Hs”及我们所学的速度公式,假设某星体在宇宙大爆炸后远离我们的时间为t,其计算式为t=______(用“哈勃常数H”表示)。
2024-05-17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