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热学 > 温度与物态变化 > 汽化和液化 > 汽化的概念和现象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96 题号:16806053
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是地面(江河、海洋)的水在太阳的辐射下不断蒸发,在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的空气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了美丽多姿的云朵。

暖湿气流没有遇到冷空气,就不会下雨。所以人工降雨的方法是向云层中输送冷却剂,一般是用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暖湿气流在形成云朵的过程中,要 ______(吸热/放热),主要的物态变化是 ____________
(2)炎热的夏天,剥开冰棍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棍周围出现了“白气”,“白气”是 ______(选填室内或冰箱里)的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的小水滴;
(3)人工降雨时播撒干冰,干冰的作用是 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较易 (0.85)
【推荐1】2019新型冠状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2019—nCoV。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
1月24日,中国研究人员观察到病毒体颗粒是近乎球形或一定程度上多边形,其直径大约100纳米。突刺蛋白呈钉子状向外,并长长地插在病毒衣壳上,突刺蛋白宽度大约7纳米,整个突刺的长度约为23纳米。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
为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学校的餐厅要对水杯、碗筷餐具等进行加热消毒,把餐具清洗过后,直接煮沸消毒至少需要15分钟时间;学生进入餐厅前要用浓度为75%的酒精进行消毒,就餐后用84消毒液,对餐厅的地面桌面和物品表面全面消毒。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2019—nCoV直径大约100纳米=______m;
(2)水银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____
(3)学校餐厅要对水杯、碗筷、餐具等进行加热消毒,把餐具清洗过后直接煮沸消毒至少需要15分钟时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选填“持续升高”、“保持不变”);学生进入餐厅前要用浓度为75%的酒精进行消毒。消毒后不久,酒精就自动消失了这是______(选填“汽化”、“液化”、“升华”)现象。
2022-12-08更新 | 121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神奇的莱顿弗罗斯特现象

我们知道,如果接触比自己体温高很多或者低很多的物体,我们都极有可能会被烧伤或者冻伤,其根本原因是巨大的温度差会导致相应的身体组织细胞死亡,从而使人受伤。可是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够发现一些即使温差非常大但是人依旧没有受伤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民俗中存在的“过火仪式”,人们赤脚从炽热的炭火上踩过,双脚却完好无损。这是为什么呢?

莱顿弗罗斯特现象由荷兰植物学家赫尔曼·布尔哈夫在1732年首次发现,之后在1756年,德国医生约翰·戈特洛布·莱顿弗罗斯特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记载于《论普通水的性质》一文之中。文章中提到,当液体接触一个远超液体沸点的物体时,液体就会剧烈汽化,在液体表面会产生一层蒸气,由于蒸气的导热性能很差,从而导致液体和高温物体分隔开来,离开高温物体的液体沸腾的速度就会大大减慢,导致液体能够存在较长时间。

比如,常温的水珠滴落在高温铁板上,水珠中跟铁板接触的部分会迅速沸腾汽化形成水蒸气。与此同时水珠其他部分依旧保持液体的状态,由于水蒸气的导热性比液体水差得多,蒸气层阻隔水直接接触滚烫的铁板,从而大大降低水滴汽化的速度。

但是并不是说只要物体的温度高于液体的沸点,我们就能够看到莱顿弗罗斯特现象。比如把水滴落在滚烫的铁板上,假若铁板的温度仅高于水的沸点()一点,水只会发出嘶嘶声并迅速沸腾。但当铁板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会产生莱顿弗罗斯特现象,我们称这一温度为莱顿弗罗斯温度点。可见,温度差才是产生莱顿弗罗斯特现象的关键。这一温度点与液体的种类、纯净度、高温物体材质等有关,一般情况下,当铁板的温度到达左右的时候,就能够观察到水滴的莱顿弗罗斯特现象了。

在一些地区宗教民俗中,人们相信赤脚踩过烧红的炭火能够驱除不幸,相信能够给人带来好运,这是一种淳朴的寄托,这种赤脚踩过炭火的仪式俗称为过火仪式。仪式中的人为什么能够赤脚踩过炭火不被烧伤呢?这其实也是莱顿弗罗斯特现象的应用。人们在赤脚踩过炭火之前,会先将脚在凉水中浸湿,脚掌就不会被烧伤。当然,人们踩过炭火的时间一定要短,否则人就会受伤了。

在一些相对极端的情况之下,事情的发展结果会超出我们的想象,通常的经验判断往往会出现问题。这时候我们除了惊叹之外,更需要认真的思考,冷静的分析,最终找到现象背后的物理原因。


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莱顿弗罗斯特现象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选填“升华”或者“汽化”);
(2)根据本文内容说明为什么水滴滴在以上的铁板上时反而汽化速度变慢了?(          )
(3)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用手去拿刚刚蒸熟的馒头时,怎么做才能使手不容易烫伤?(          )
2020-10-11更新 | 220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较易 (0.85)
【推荐3】请阅读《制冷与生活》。

制冷与生活


制冷是通过某种方法或技术使空间内的温度在一定时间内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从日常生活到科学领域,都离不开制冷技术。古代,人们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制冷。如在家里放置冰块,可以达到降暑的目的。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青铜冰鉴,是我国战国时代就已发明的“原始冰箱”。冰鉴是一件双层的器皿,鉴内有一缶,如图所示。夏季,鉴击之间装冰块,缶内装食物,就可起到降温的作用;冬季,鉴缶之间装热水,还可起到保温作用。当代制冷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制冷方法,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液氮制冷,已成为一种非常便捷实用的制冷技术。这项技术是利用了液氮无毒、低温、呈化学惰性等特性,直接接触发生热交换达到制冷效果。液氮的温度能低到-196℃左右,所以制冷非常快,可以直接和生物组织接触,就算立即冰冻也不会破坏生物活性。液氮制冷可应用于食品速冻、病变冷冻医疗、低温实验研究等。二氧化碳制冷被应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制冰上。在国家速滑馆的热力学循环系统内,冰面下的液态二氧化碳吸热实现制冷,使水变成冰,而气态的二氧化碳再经过压缩、冷凝、膨胀等过程,又回到液态状态循环到冰面下。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可以实现冰表面温差不超过0.5℃,温差越小,冰面的硬度就越均匀,冰面便越平整。生活中的冰箱制冷、空调制冷,也应用了类似的原理。磁制冷,是利用磁性材料来实现制冷的新技术。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发生变化时,会表现出吸热、放热的特性,磁制冷就是利用这个特性来实现制冷的。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低温及超低温领域。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制冷技术将出现日新月异的变革,最终推动生产技术、科学研究的长足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022年我国冬奥会利用冰面下的液态二氧化碳吸热实现制冷,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
A.汽化             B.凝华             C.升华             D.凝固
(2)结合上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利用液氮速冻食品时,液氮需要放热
B.往饮料中加冰块和冰鉴制冷的原理不同
C.液氮温度非常低,可以直接接触迅速制冷
D.磁制冷是利用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吸、放热的特性而实现的
(3)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吸热制冷,使水变成冰,而气态二氧化碳变回液态时又会放出热量。如果你是冬奥场馆制冷系统的设计人员,请简单写出可以实现能量回收再利用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
2022-05-31更新 | 7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