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成像及其作图 >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判断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18002703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发现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A.把一个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
B.将另一个相同的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
C.用刻度尺测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
(1)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______
(2)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灯泡a的深度;
(3)该小组实验时,测得灯泡a到水面的距离u和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v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vu的定量关系是______

u/mm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v/mm

22.5

45.0

67.5

90.0

112.5

135.0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刚利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个相同的蜡烛。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
(2)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______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3)用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做实验,是为了探究物与像的______关系;
(4)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小明思考:如果身高是1.7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小刚在镜中的像与小刚相距______m。当小刚远离镜子时,像的高度______1.7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22-02-17更新 | 102次组卷
【推荐2】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不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也便于_______;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法.;(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或“推理”)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__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从玻璃板上看到蜡烛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_(选填“”“”或“”);
(5)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2cm,则蜡烛的像竖直向上移动_______
A. 2cm       B. 1cm       C. 0. 5cm       D. 0cm
2023-07-19更新 | 106次组卷
【推荐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2)如果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关系;
(4)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关系;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是_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6)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2023-12-28更新 | 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