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浮力 > 浮力基础 >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 探究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4 题号:18005052
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A、B是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示数已经标出。

(1)比较实验①②,可知A、B两个圆柱体的质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比较实验①③④,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比较实验②⑥______(选填序号),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比较实验①④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比较实验①②⑤⑥,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分析图中数据,可知A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A物体的密度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装有沙子的带盖塑料瓶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
(1)甲同学列举了三个常识,分别做出了三个猜想,其中对应常识1的是猜想______(填序号);

常识

猜想

常识1:木头漂在水面,铁钉沉在水底

常识2: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常识3:人从泳池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感觉身体变轻

猜想1: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2: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依次做了如下实验:

   
由测量数据可得:B步骤中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N;
(3)根据A、B、C的结果,他们得出猜想1是正确的;但是根据A、C、D的结果,他们又得出猜想1是错误的。请你分析上述现象,导致结论矛盾的原因是______
(4)猜想1的验证实验结束后,他们在猜想中补充了新的影响因素,然后继续实验。接下来根据A、D、E对猜想2进行验证,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5)为验证猜想3,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瓶子中的沙子倒掉一些,在物体总体积不变时达到减小物体密度的目的,接着他仿照步骤D进行实验,发现此时测力计示数小于1.8N,便认为该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他们在该实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6)在进一步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之后,利用图中的测量数据,还可以计算出其它一些物理量(水的密度已知)。下列物理量中不能计算出的是______
A.物块的体积  B.物块的密度  C.盐水的体积  D.盐水的密度
2023-09-18更新 | 53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的操作是③④,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___________ 的关系。
(2)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 ___________ (填序号)。
(3)由操作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___________ N。
(4)由操作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___________ N。盐水的密度为 ___________ kg/m3.
2024-06-06更新 | 6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铁块“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从实验中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为_____N;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N;
(2)比较实验丙、丁可知: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
(3)比较实验丙、戊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跟_____有关;同时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g/cm3
(4)小旭想“探究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用橡皮泥代替铁块,再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橡皮泥捏成“碗”状并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漂浮在水面上;
步骤二:把橡皮泥从水中取出捏成团状,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下沉至杯底。
①橡皮泥第一次受到的浮力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二次受到的浮力;
②由此小旭认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其结论错误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橡皮泥形状的改变,而忽略了橡皮泥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2023-05-04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