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声学 > 声的利用与控制 >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 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 > 在传播途中减弱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 题号:19315687
小明想制作一个隔音耳罩,但不知道哪种材料隔音性能好。于是找来报纸、羽绒、薄塑料袋、泡沫板进行探究。他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进鞋盒,然后在手机的周围塞满某种待测材料。随后将鞋盒放在桌面上,他一边听声音,一边远离桌子,直至刚好听不到手机声为止,记下此时所处位置到鞋盒的距离s。然后更换待测材料,重复上述步骤。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请你解答:

材料

报纸

羽绒

塑料

泡沫

人刚好听不到声音的距离s/m

8

4

7

5

(1)在放进鞋盒的手机周围塞满待测材料,是为了控制各材料的厚度 _____
(2)实验中手机播放声音的方式最合理的是 _____(填序号);
A.循环播放同一首歌
B.录制一次的敲桌声并循环播放
C.随机播放多首不同的歌
(3)实验中通过 _____反映材料隔音性能的好坏;
(4)选择表格中 _____材料作为隔音耳罩的填充物效果最好。
【知识点】 在传播途中减弱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综合实践活动:甲、乙两组同学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
(1)甲组:实验原理:响度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因为声能在传播过程中会损耗,响度逐渐变小。
材料:闹钟,鞋盒,卷尺,泡沫,报纸,棉花,塑料袋
步骤1:聆听闹钟走动时的咔嚓声,注意它的响度和音调;
步骤2:铺一些棉花在鞋盒底部,把闹钟平放进去,将其余棉花填满鞋盒,盖上盒盖;
步骤3:从声源处逐渐远离,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此时人离声源的最大距离。
换其他测试材料,重复上述步骤。记录数据如下表
材料棉花泡沫报纸塑料袋
最大可听距离/m2.21.83.73.0

(2)乙组:利用手机软件“噪声监测仪”进行测量,步骤1、2与甲组同学相同。
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棉花泡沫报纸塑料袋
响度/_____________

(3)表格中填入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
(4)根据甲组同学数据,预估手机检测到响度最大时,填充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
2020-03-04更新 | 112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晓华和丽丽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晓华敲击鼓面可观察到纸屑弹跳起来,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纸屑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丽丽将两个相同的音叉放在两张分开的桌面上,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的音叉也发出了声音,并将泡沫塑料球弹起,这说明__________可以传声;

(3)如图丙所示,晓华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用抽气筒将内部空气抽出来,丽丽在旁边听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但是没有完全消失,她觉得是抽空气无法被抽完导致,经过科学的推理,若将钟罩抽成真空,闹铃声将消失,说明__________不能传声;

(4)实验完成后,晓华高兴得高歌一曲,丽丽却很嫌弃,觉得完全是噪声,用软质海绵耳塞堵住了耳朵,丽丽是在__________(选填“产生阶段”、“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了噪声;

(5)隔着三个教室的秋秋老师都被晓华的歌声打搅了,说明晓华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响度大”、“音调高”和“音色好”)。

2024-01-31更新 | 11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
(1)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通过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进行比较,选用了手机铃声作为声源,实验过程中他们应将手机铃声响度________(选填“调大”或“调小”),因为手机铃声响度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实验在家中越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手机铃声响度应_________(选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
(2)小明从家中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包装家电泡沫板,小强认为小明选择的这些材料中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___________
(3)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

8

4

7

5

由此数据可知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
2024-01-08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