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压强 > 液体压强 >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 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装置和步骤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19864181
物理课上,小明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__________(A. 漏气 B. 不漏气)。小明没有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高度差(如图①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
A. 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 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 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2)正确操作后,分析图②、图③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3)小红用图⑤所示的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她测量了以下物理量:
A. 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 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 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 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选择题中合适的字母和ρ表示)。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实验中,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__________(选填“好”或“差”);
(2)图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的关系,结论是:__________
(3)由图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某同学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戊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__
A.锥形瓶 B.烧杯C.量杯 D.量筒
2023-07-19更新 | 99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压强计上的U形管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为了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正确的调节方法是______(选填“A”或“B”);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 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液体压强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4) 比较图丙和图丁,可以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5)已知图丙中U形管右侧水面到管底的高度为h=23cm,则此U形管底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Pa;(ρ=1g/cm3g=10N/kg)
(6)根据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判断在如图中的abcde五点中压强最大的是______点。

2023-04-24更新 | 97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__来判断金属盒处水的压强,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法。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其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
(4)保持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如图丁,观察图丙和丁,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通过他这样的操作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__
(5)已知图丁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_______。()。
2024-05-16更新 | 1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