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声学 > 声现象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产生 > 观察声源的振动
题型:单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20630499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声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B.图乙,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图丙:放在真空瓶里的手机来电时,既可以看见指示灯闪烁也可以听见铃声
D.图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用相同的力拨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
(1)探究单摆周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
(3)研究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
(4)将敲击后的音叉插入水中,溅起的水花反映音叉的振动。
A.(1)与(3)B.(2)与(4)C.(2)与(3)D.(1)与(4)
2021-10-31更新 | 333次组卷
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所示,小明在物理课上做声学实验,敲击音叉,听见敲击声,看见塑料球弹起。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明听到敲击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该实验可以把音叉微小的实验现象放大
C.小明听到的敲击声是塑料球振动产生的
D.塑料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022-12-11更新 | 319次组卷
单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 将发生的音叉触及面颊
B.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 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
D. 将发生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
2019-11-07更新 | 5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