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热学 > 温度与物态变化 > 汽化和液化 > 汽化的概念和现象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2073710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

空气能热水器是吸收空气的热量来加热水的装置。如题图是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制冷剂是一种在常温下极易汽化的液体,它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之间的循环过程与我们所熟悉的电冰箱的制冷循环过程相同,其工作过程如下: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迅速①,变成蒸气并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制冷剂经过蒸发器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量传递给冷水并液化成液态制冷剂。制冷剂不断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1)给短文中的①处补写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______
(2)在循环过程中,制冷剂流经部件______时从空气中吸收热量(选填字母);
A.毛细管
B.冷凝器
C.压缩机
D.蒸发器
(3)在循环过程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在冷凝器中通过______的方法液化;
(4)制冷剂在工作循环过程中,将______中的热量不断地“搬运”至______中(均选填“空气”或“水”);
(5)根据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管中的“制冷剂”主要具有沸点______(选填“高”或“低”)的物理性质。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是吸收空气热量来制造热水的装置。空气能热水器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其中,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构成密闭系统,制冷剂在该密闭系统内循环,如图所示。其工作过程如下:
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迅速汽化。制冷剂汽化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量传递给冷水并发生液化。制冷剂依此不断循环流动,使储水箱中水的温度不断上升。空气能热水器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能效比,它是指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与空气能热水器消耗的能量(W)的比值。如表是某品牌空气能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参数。

消耗功率/W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

能效比

840

20

54

3.4

(1)在循环过程中,制冷剂流经下列部件时从空气中吸收热量是______
A.毛细管 B.冷凝器 C.压缩机 D.蒸发器
(2)制冷剂在循环过程中,其内能的增加的方式是______
A.只有做功
B.只有热传递
C.既有做功,又有热传递
(3)该品牌空气能热水器正常工作1h消耗电能为______J;
(4)该热水器正常工作1h可产生______kg的热水。[c=4.2×103J/(kg·℃)]
(5)请简要说明空气能热水器的优点:_______
2022-05-02更新 | 162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气体的临界温度
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温,如水是,酒精是,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有的底于常温,如氧是,氢是,所以我们时常认为它们是气态的。

(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2)用物态变化的方法分离空气中的氦气,填充在食物包装袋里可使食物保质期更长,在常温下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分离。
(3)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氦气的沸点是-269℃,采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降低时,首先分离出来的是_______
(4)如图是某种物质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状态图。图中实线上下分别表示该物质处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高于熔点时都为气态
B、只有高于临界温度时才是气态
C、温度在熔点与临界温度之间时,实线上方为气态
D、温度在熔点与临界温度之间时,实线下方为气态。
2020-10-27更新 | 170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载人航天


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虽然起步晚,但进步快,现在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要将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送上太空,需要用火箭来运载,而火箭在上升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燃料,早期的火箭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用氧气作为助燃剂。但由于气体的体积较大,所以人们采取将氢气和氧气液化,以此减小燃料和助燃剂的体积。同时,航天器外壳的质量应尽量小一些,以便在燃料一定的情况下增大火箭的运送载荷(即运送的有用质量大小),从而提高火箭的发射效率。航天器在穿过大气层的过程中,会因与大气的摩擦生热而使得航天器的温度升高,从而可能会将航天器烧毁。特别是航天员在太空完成任务后要乘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当返回舱以数千米每秒的速度穿过稠密大气层时,返回舱表面的温度会达到上千摄氏度,如图所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热降温措施,整个返回舱将会被烧为灰烬。

飞船返回舱的“防热衣”,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将返回舱内部的温度控制在30℃以下,一是吸热式防热,在返回舱的某些部位采用熔点高、比热容大的金属作为吸热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的升温过程来吸收大量的热量;二是辐射式防热,用外表面具有高辐射性能的涂层,将热量辐射散发出去;三是烧蚀式防热,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熔化、汽化、升华或分解带走大量的热量。
(1)火箭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用氧气作为助燃剂。为使一定质量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小一些,人们采取_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
(2)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所以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物理属性是____________
(3)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过程中,采取的防热降温措施之一就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烧蚀防热的。这些高分子材料在烧蚀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物态变化过程有______
2024-01-14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