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声学 > 声现象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传播 > 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20976469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提醒,以减小相关区域的灾害损失。
地震波的频率一般在20Hz以下。其波长很长,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能轻松穿透大气、海水、土壤、岩石等物质。由于地震波频率很低,周围环境对其吸收非常小,传播几千公里时,衰减仅为万分之几,所以其传播的距离极远,能传到十几万公里以外。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最快,约为6千米/秒,破坏性最弱。横波传播速度约为3千米/秒,破坏性较强。当横波与纵波相遇叠加后,会激发出面波。横波和面波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因素。
自然界中传播速度最快就是电磁波了,其速度能达到3×108m/s。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只需要在纵波到达监测点后,通过网络或信息提醒人们做好抵卸横波和面波的准备即可达到地震预警的目的(如图甲)。研究表明,如果提前3秒预警,可使人员伤亡减少14%;如果提前10秒预警,可使人员伤亡减少39%:如果提前60秒预警,则可使人员伤亡减少95%。
  
(1)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属于 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波 ___(选填“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结合图乙,当地震波传来时,能“听”到地震波的动物是 _________
(3)如图甲,若震源距监测点60km,距离受灾群众90km,地震发生后,地震局在 ____秒后能接收到纵波信号。收到信号后,地震局立即发出预警,忽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则受灾群众在收到预警信息后,可供做应急准备的时间为 ______秒。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梦天实验舱内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航天员用毛巾加工成的乒乓球拍击打水球.反弹后的水球相对于乒乓球拍是__________的,乒乓球拍的长度约26__________(填长度单位)。

2.在梦天实验舱内,朱杨柱可以听到桂海潮的声音,因为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中传播;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来分辨不同航天员的声音。
3.如图,太空中的火焰呈现球形.在梦天实验舱内,蜡焰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若再做“小孔成像”实验,则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023-11-12更新 | 23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花落水也有声


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会发出声波,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
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著名的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通过实验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的,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还发现,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
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科学家们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在一个风雪的夜晚,科学家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 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该装置发射和接收的声波的频率 _____
A.等于20000Hz B.等于2000Hz C.小于20000Hz D.大于20000Hz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音,站在鲸鱼的角度看 _____噪声(选填“是”或“不是”);
(4)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 _____,这个声音都能被鲸鱼听到,说明 _____能传播声音;
(5)在月球上能否产生“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这种现象? 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_____
2022-09-03更新 | 220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材料二: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也影响着声音的传播路径,研究表明声音喜欢走温度低的地方。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而晚上地表的气温迅速下降,低于上方的温度。
问题:
(1)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选填“超声”或“次声”),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_____Hz,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
(2)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源传播时向_____(选填“上”或“下”)拐弯;
(3)“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路径向_____(选填“上”或“下”)拐弯。
2018-05-29更新 | 1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