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声学 > 声现象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产生 > 探究声音的产生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0 题号:21094931
小明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活动时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封的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如图甲所示。

(1)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响度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抽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广口瓶,又会听到手机声音________
(2)小明利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敲击右边音叉时,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说明空气能________,小明推测,假如把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放在月球上,敲击右边音叉时,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________(“会”“不会”“有可能”)弹起;
(3)小明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时运用肥皂膜代替人耳的鼓膜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如图丙所示,请回答:当喇叭发声时,观察到肥皂膜随着振动,从而联想到人耳之所以听到的声音是由于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________。实验中小明发现当人说话的声音强弱不变时,肥皂膜与喇叭之间的距离越近,肥皂膜的振动就越厉害,甚至破裂。由此联想到声音的响度跟人与声源的________有关。
23-24八年级上·江苏盐城·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小红在“探究声音产生原因”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连续弹开多次,该实验能得出结论:______
(2)实验中乒乓球起到的作用是______
(3)只敲音叉一下,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听到音叉一直在响,其原因是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发声虽停止,声音还在传播
B.空气还在振动
C.音叉还在振动
D.产生了回声
2022-12-07更新 | 77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佩奇和爸爸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起来了,说明_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你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___________(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①抽气一段时间后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
A.闹铃声音的响度太大
B.闹铃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②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_(变高/不变/变低),响度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③于是佩奇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佩奇将 ___________(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闹铃声音,由此现象 ___________(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2023-11-07更新 | 44次组卷
【推荐3】小明等同学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
(3)课后小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二列声波图,如图甲和乙,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_____(选填“响度”或“音调”)不同,_____(选填“响度”或“音调”)相同;

(4)细心的小明还发现老师桌上还有两种同种材料制成的音叉,如图丙和丁,敲击后_____(选填“丙图”或“丁图”)音叉振动的频率更高。
2023-03-31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