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透镜及其应用 >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21413136
实验小组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图甲用平行光正对透镜照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焦距______cm;
(2)为使烛焰的像始终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______上;
(3)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改变蜡烛的位置以改变物距;再移动光屏找像,记录成像性质与像距。阿喜同学通过对比像的高度与烛焰的高度总结了像的性质,实验表格如下。

序号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质(正倒、大小、虚实)

像的大小

1

42

13

倒立、缩小、实像

2

32

14.5

3

22

18.5

4

20

20

倒立、等大、实像

5

19

21

倒立、放大、实像

6

17

24.5

7

15

30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凸透镜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物距分界点是______
(4)做完以上7组数据后,阿喜同学准备整理器材结束实验。你认为实验数据是否收集全?______(选填“是”或“否”)。你的理由是______
(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成像时,如图乙,能直观地看出像上下颠倒,想要验证“倒立的像”左右也颠倒,你能想到的方法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物理兴趣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用如甲图所示的装置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图乙是用图甲凸透镜在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像,根据成像特点可知生活中的_____(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若把蜡烛放到离凸透镜15cm的位置上,调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将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若把蜡烛放到离凸透镜5cm的位置上,此时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_____像。(填“实”或“虚”)
2020-02-22更新 | 67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实验,他们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为f 的凸透镜,取高度h为8厘米的物体进行实验。调节好实验装置后,他们分别取不同的物距u、并移动光屏找像,每次都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将相应的像距v、成像情况记录在表中。
实验
序号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高h
(厘米)
实验
序号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高h
(厘米)
132.014.43.6419.021.18.9
225.016.75.3515.030.016.0
322.018.36.7612.060.040.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数据中物距u、像距v及成像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或3数据中物距u与像距v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且_______时,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3)通过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物距与像距之和及成像情况,他们提出了一个猜想:“当物距与像距之和最小时,可能会成等大的实像”。
a)这么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
b)为了验证该猜想,他们应将物距设定在_______厘米的范围内继续进行实验。
2021-05-03更新 | 195次组卷
【推荐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下图是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其中操作最合理的是______
A. B.
C. D.
(2)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处,将蜡烛从上图所示位置,移到光具座35cm刻度处,需将光屏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直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此成像的特点与______原理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这时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3)下面能说明远视眼的矫正方法的原理图是图______(选填“甲”或“乙”)
2021-12-12更新 | 1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