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做功与机械能 > 动能和势能 >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的因素 > 探究影响动能因素的实验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1 题号:21427927
小明想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让钢球从斜面某处自由下滑,推动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向前运动。

(1)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选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大小,其动能的大小通过比较______来反应;
(2)分析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3)分析比较乙、丙两次实验,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开始下滑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钢球到达水平面的______相同;进行图丙实验时,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掉落,由此可初步判断A、B两球的质量关系是:______(选填“<”、“=”或“>”)
(4)为了避免木块和钢球滑出木板,需改进丙图实验,再与乙图实验对比。在不改变木板长度的情况下,以下方法最可行的是______
A.换用比A球质量更小的钢球       B.更换表面更粗糙的毛巾
C.适当降低钢球B的高度             D.换一个更重的木块

相似题推荐

【推荐1】甲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乙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有______________;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且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选填“快”或“慢”),从而可以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实验是通过观察木块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小球动能大小的;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3)两个实验都控制物体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的是为了让小车(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
2020-07-23更新 | 8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同学们在观看交通安全宣传视频时,看到一辆高速行驶的卡车与前方一辆急停的轿车相撞,两车还粘在一起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造成多车追尾事故。一动一静的两车相撞后粘在一起运动的距离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关于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Ⅰ.可能与运动车辆的速度大小有关
Ⅱ.可能与静止车辆的质量大小有关
他们找来斜面、足够长的粗糙平面、橡皮泥、小车(代替运动车辆)和砝码若干,按照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始终保持乙车起始位置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橡皮泥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在探究猜想Ⅰ时,他们可以通过_________方式改变甲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3)多次实验后,水平面上留下了多个滑行距离的标记,无法区分哪次实验与哪个标记对应。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实验时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通过实验发现,静止车辆质量一定时,运动车辆速度越大,两车滑行距离越远;
(4)在探究猜想Ⅱ时,他们保持斜面小车撞击时速度不变,逐渐减小平面小车质量来多次实验,此时发现两车一起滑行的距离越来越远。于是他进一步推理得出:当运动车辆速度一定时,若静止车辆质量为0,运动车辆滑行距离将无限远。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2024-06-14更新 | 49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将水平木板上的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实验次数钢球质量/g钢球下摆高度/cm木块滑行距离/cm
1202020
2402058
36020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本实验探究的是动能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的关系,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后木块滑行的距离越远,说明钢球的动能越________
(2)在第3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击后滑出木板,为了可以正常进行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用同样较长的木板,乙建议换一个较粗糙的木块,丙同学建议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你认为应当采用________同学的建议;
(3)已知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Epmgh,不考虑钢球下落时的能量损失,假设后第1次实验钢球撞击木块后能量都给了木块,则木块在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________N;
(4)假如木板绝对光滑且足够长,本实验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021-06-18更新 | 1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