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声学 > 声的利用与控制 >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 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 > 在传播途中减弱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21601560
小左学习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钟表放到一个盒子里,用衣服盖住钟表,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嘀嗒声
③更换不同材料,仿照步骤2,再做四次,得到如表的数据。

材料

袜子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

1.2

2.1

2.8

3.7

5.2

请回答问题:
(1)在小左设计的实验中,他依据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来判断物体的隔音性能,这里采用的物理方法是 ___________;(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2)根据表中所示数据可以初步判断,上表所示的五种材料中 ___________的隔音效果最好;
(3)在该实验中,“隔音”是采用了 ___________(填字母)的方法减弱噪音。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国产大飞机C919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民用喷气式客机,如图所示。2017年5月5日,C919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2022年9月29日,C919飞机获颁型号合格证,2022年12月9日全球首架机正式交付中国东方航空公司。C919客机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C919大范围采用铅锂合金材料,以第三代复合材料、铅锂合金等为代表的先进材料总用量占飞机结构重量的26.2%,其中极轻的复合材料使用量达到20%,再通过飞机内部结构的细节设计,把飞机重量往下压缩,另外,C919将会使用占全机结构重量20~30%的国产铝合金、钛合金及钢等材料,它还大胆尝试了钛合金3D打印等“绿色”加工方法,充分体现了C919大型客机带动国内基础工业的能力与未来趋势。同时,由于大量采用复合材料,较国外同类型飞机80分贝的机舱噪音,C919机舱内噪音可望降到60分贝以下。


   
(1)使用复合材料是在 ______减弱噪声的;
(2)极轻复合材料在使用时相比普通材料可以使得重量减轻10%~30%,假如全部使用普通材料的C919空载时的质量为48t,则极轻复合材料的使用使得C919至少减少质量 ______kg;
(3)飞机的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是利用了流体流速大压强 ______的原理而获得升力,生活中利用该原理的例子还有:______。(列举一例)
2023-07-12更新 | 27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发生声波,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00000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前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
著名的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通过实验作出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还发现,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
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科学家们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在一个风雪的夜晚,科学家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是由气泡___________产生的,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属于___________。但是它可以通过___________传播给鲸鱼,引起鲸鱼的烦躁。对鲸鱼来说,这个声音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
(2)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和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这两种声波的___________不同;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和瀑布的隆隆震响,这两种声波的___________不同(以上两空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请你例举一种你家或学校周围存在的噪声,你是从哪方面着手来控制这一噪声的?(        )
2022-11-20更新 | 101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23年冬季北方迎来多轮降雪,关于雪的知识,请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晶体。在低于的云层里先形成晶核,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蒸气;三是云层下面的气温低于,靠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高于。谚语有“霜前冷,雪后寒”之说,雪后要注意保暖。大雪过后人们在空旷的户外感到特别寂静。为了应对下雪时路面结冰对交通造成的影响,有关部门提前布局,向路面撒盐除冰雪,方便铲雪车铲雪。
(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云层中气温较低               B.云层中水蒸气充足
C.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D.云层下气温较高
(3)“雪后寒”是因为_______,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撒盐使雪的熔点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4)下雪过后人们感受到万籁俱寂,这是因为大雪蓬松多孔,有吸声作用,这属于在_______控制噪声;
(5)为了测量雪的密度,有实验者选了一块平整地面,用力竖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然后测量积雪原来的厚度H和被踩后形成脚印的厚度h,就可以估测雪的密度,请推导出计算雪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已知冰的密度为,用已知字母表达出来。)

2024-01-20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