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热学 > 温度与物态变化 > 汽化和液化 > 汽化的概念和现象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9 题号:2199963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


空气能热水器是吸收空气的热量来加热水的装置。如图是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制冷剂是一种在常温下极易汽化的液体,它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之间的循环过程与我们所熟悉的电冰箱的制冷循环过程相同,其工作过程如下:
A.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迅速,变成蒸气并从空气中吸收热量;
B.制冷剂经过蒸发器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
C.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量传递给冷水并液化成液态制冷剂。制冷剂不断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1)给短文中的①处补写上适当的物态变化:________
(2)在循环过程中,制冷剂流经部件________时从空气中吸收热量;
A.毛细管                    B.冷凝器                    C.压缩机                      D.蒸发器
(3)在循环过程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在冷凝器中通过________的方法使气体液化;
(4)根据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管中的“制冷剂”应具有________的物理性质;
A.沸点低                    B.沸点高                    C.熔点低                      D.熔点高
(5)制冷剂在工作循环过程中,将________中的热能不断地“搬运”至________中。(两空都选填“空气”或“水”)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请阅读《神舟十三号“回家”之旅》并回答下列题。

神舟十三号“回家”之旅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结束了长达半年的“太空出差”,搭载我国三名航天员成功返回地面,刷新了我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记录。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主要经历哪些过程呢?
第一步:分离撤离。航天员从空间站撤离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内,进行返回前的准备工作。在地面控制中心的控制下,操作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实施分离。
第二步:制动离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前段是轨道舱,中段是返回舱,后段是推进舱。在降低轨道前,轨道舱和返回舱首先进行分离,随后推进舱的发动机点火制动,使返回舱和推进舱组合体减速,飞船高度逐渐下降脱离原轨道。在进入大气层之前完成推进舱分离, 返回舱进入返回轨道。
第三步:再入大气层。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下降到距地面约100km高度时,开始进入大气层,这也是返回过程中环境最为恶劣的阶段。随着大气密度越来越大,返回舱与大气剧烈摩擦,其外部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就像一个火球。在返回舱最外层安装的特殊固态防热材料变成液态或者气态,避免返回舱被烧毁。
第四步:安全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在距地面约10km高度时,依次打开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使返回舱的速度降到约9m/s。在距地面约1m时,返回舱启动反推发动机,如图13所示,使其速度降到约2m/s,最终确保航天员安全着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神舟十三号运载火箭加注液氢作为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氢的______
A.比热容大 B.密度小            C.热值高            D.质量大
(2)返回舱与大气剧烈摩擦升温,将______能转换成______能。
(3)返回舱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返回舱表面温度很高,返回舱最外层安装的特殊固态防热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熔化、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和升华而吸热,从而保证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2023-11-08更新 | 111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计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9日3时31分,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进入天宫二号。标志着我国即将迈入空间站时代。
   
(1)如图甲所示,运载火箭点火后离开发射台升空的瞬间,只见火箭底部涌出庞大的白色气团,其实这不是火箭喷出的废气。我们知道,当火箭刚点火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及地面,此时发射台遇到如此高温的火焰会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的底座,航天工程师在底座旁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就巧妙地攻克了这项技术难关。火箭升空瞬间,庞大的白色气团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焰所用燃料为液态的氢和氧,在通常情况下,氢和氧是气态,科技人员是采用降温和___________方法使它们液化的。
(3)天宫二号的宇航员能不能在太空中利用声呐装置和地面对话?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
2023-11-05更新 | 155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


液体汽化时有制冷作用,制冷设备就是根据这种作用制成的.
常用的制冷设备主要由压气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三部分组成(如图).其中的工作物质容易由气态变成液态和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物质,常用的有氨及氟氯烷等.压气机产生大约标准大气压的压强,把气态氨压入冷凝器的管里,这时氨变成了液体.氨在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流动的冷水吸收并带走.冷凝器的管里的液态氨通过节流阀缓慢地进入蒸发器的管里.由于压气机不断地从蒸发器的管里吸走气体,这个管里的压强就比较低,于是液态氨在蒸发器的管里迅速汽化.在汽化中从管外的食盐水里吸取热量,使食盐水的温度降低.生成的氨气又被压气机抽走,压入冷凝器,这样氨可以循环使用.温度降低后的食盐水可作为制冷剂用来制冰,冷却食品或降低夏季房间里的气温.在用于降低房间里的气温时,通常不用食盐水而是直接使空气从蒸发器管子的周围流过而得到冷却,再把冷却后的空气送到房间里去.

(1)制冷设备主要由压气机、冷凝器和_______三部分组成.
(2)“工作物质”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装置是用_____的方法使氨液化的.
(4)冷凝器中的管做成图中的形状,其目的是______
2019-01-14更新 | 1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