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透镜及其应用 >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9 题号:4979676
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可供选择的凸透镜有:A(焦距15cm)和B(焦距50cm),应选择_______(选填“A”或“B”) .

(1)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 小张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 cm向30 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 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逐渐向________移动.为了使像完整的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将_____移动.
(5) 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________
A.蜡烛像的下半部分                  B.蜡烛像的上半部分
C.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6) 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光源“F”放在25 cm处,所成像如下图_______所示.


(7)小豪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如图),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1)小铭和他的同伴们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实验:

①如图甲所示,A、B、C三种温度计读数方法中,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选填“A”、“B”或“C”)
②根据实验测得数据,他们绘制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说明当地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小捷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小捷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进行调节,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如图所示,像距为__________cm,这样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②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在光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
2021-07-09更新 | 99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明调整好仪器如图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2)若用不透明物体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得到的像会___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3)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会向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2023-07-18更新 | 20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所示,点光源、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对图示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1)保持透镜固定,移动点光源和光屏,若移到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中间看到了最小、最亮的光斑,此时MO=10cm。
①若MO=ON,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②若MO<ON,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
③若MO>ON,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
(2)在光屏的正中央画一直径等于凸透镜直径的圆,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再将光源从紧贴凸透镜的位置缓慢向外移动,直到光屏上的光斑______,就可以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若此时MO=10cm,ON=2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021-01-29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