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热学 > 温度与物态变化 > 熔化和凝固 > 熔化与凝固现象
题型:单选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13 题号:8259083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所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瀚海阑干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天接云涛连晓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冷露无声湿桂花”,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窗含西岭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 | 较易 (0.85)
【推荐1】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9月7日到9日.天气逐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草叶上有许多露珠,如图所示.与之相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液化C.凝华D.凝固
2019-05-22更新 | 132次组卷
单选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的水也可以沸腾
B.冰不经过熔化也可以变成水蒸气
C.从冰箱里用手直接取冷冻食品有时会感到“粘”手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2019-05-20更新 | 120次组卷
单选题 | 较易 (0.85)
解题方法
【推荐3】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一颗明珠,诗词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青山相对出”是以青山为参照物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睛。”中的“花气袭人”是机械运动的的结果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中的“雾凇”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2023-12-08更新 | 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