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透镜及其应用 >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9477814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器材装置如图1,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 ,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______
图象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的实验数据,小雨画出了如图2所示的物距u与像距v关系的图象;
①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cm;
abc三个位置比较,烛焰在______ 位置上时,在光屏得到的像较大;
③将蜡烛放置在12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成倒立、______ 的像。
问题讨论将蜡烛撤去,放置一个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发光字母R,则在光屏上形成的像的形状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小潘同学选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在 _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现象更明显;
(2)小潘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 ____________
(3)小潘将蜡烛放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恰好呈现一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潘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像将 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潘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当小潘的眼睛在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 _______、放大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生活中的 ________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工作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023-07-17更新 | 1113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时,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小华依次选取了不同的物距分别进行实验,同时记录下相关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光屏上像的情况像的大小
14013.4倒立、缩小实像很小
23015.1倒立、缩小实像较小
31530.0倒立、放大实像较大
42019.8倒立、等大实像等大
510不成像不成像不成像
613.440.2倒立、放大实像很大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近,所成的像越______,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______。在分析实验记录得到上述结论时,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处不足,不利于得出实验结论,不足之处是______
(3)王聪在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根据以上所得结论,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______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
(4)实验结束后在交流时,同学们发现,使用同一套器材进行实验,凸透镜焦距都是10cm,物距都是15cm时,不同小组所测的像距明显不同,分别为30.0cm和28.6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测量像距时的误差导致的,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_______
2021-01-10更新 | 4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所示,小伟利用自制的水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经过水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将烛焰、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调整至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的实像;

(3)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动,向水透镜内继续注水,将光屏向靠近水透镜的方向移动,又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这一过程模拟了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

2024-02-02更新 | 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