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化学课后习题举一反三专题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全国 九年级 课后作业 2021-11-30 37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 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问题:

(1)如图1所示,将一小块干冰(固态CO2)放进一塑料袋,将袋口扎紧,一段时间后,塑料袋鼓起。
①从物质分类看,干冰属于_______________
②从物质组成看,干冰由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
③从物质变化看,塑料袋鼓起的过程中干冰发生了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④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塑料袋鼓起的原因是_________
(2)如图2所示实验,请回答:
①实验Ⅰ的现象是____,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__________
②实验Ⅱ的塑料瓶预先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向瓶内加入约体积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塑料瓶变干瘪,其原因是_______。然后打开瓶盖,向瓶中滴入石蕊溶液,溶液呈___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021-08-31更新 | 529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2.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多用一次性木筷B.教科书循环使用
C.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D.使用布袋购物
2021-11-29更新 | 4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化学课后习题举一反三专题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3.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CO2),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C.向一定量石灰水中持续通空气,石灰水会变浑浊
D.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4. 固态二氧化碳又名干冰,下列关于干冰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不是冰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干冰做制冷剂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D.干冰可用于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2021-11-01更新 | 281次组卷 | 4卷引用:课题6.3.1 二氧化碳-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分层作业(人教版)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5. 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的事实是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B.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CO2的瓶中,火焰熄灭
C.CO2可以变成固体D.CO2能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瓶口朝上的容器中
2021-10-22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6. 二氧化碳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A.它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且密度比空气大
B.它能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且能降低该物质的着火点
C.通常状况下,它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状况下,它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021-10-25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学科网热榜: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同步练习卷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7. 关于CO2的化学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
C.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CO2能与石蕊反应
2021-10-22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8.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②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
③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
④二氧化碳气体可作制冷剂
⑤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⑥二氧化碳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A.①②⑤⑥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2021-11-29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化学课后习题举一反三专题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9. 下列现象不能用CO2+Ca(OH)2= CaCO3↓+H2O解释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B.长期放置的石灰水表面生成一层白膜
C.粉刷石灰浆[主要为Ca(OH)2]的墙壁一段时间后变硬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
2021-11-01更新 | 312次组卷 | 4卷引用:课题6.3.1 二氧化碳-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分层作业(人教版)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0. 如图所示,将一截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个气球,另一端穿过双孔橡皮塞、橡皮塞和U形管相连,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迅速塞紧橡皮塞。打开止水夹,观察气球和U形管的变化
A.没有明显变化,U形管左右水位不变
B.气球膨胀变大,U形管水位左高右低
C.气球膨胀后又瘪下去,U形管水位右高左低
D.气球比原来更瘪,水全部进入锥形瓶
11. 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湿润的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装置的左半部分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三、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难(0.4)
解题方法
12. 二氧化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1)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早在公元三世纪,我国西晋时期的张华在其所著的《博物志》中就有“烧白石作白灰既讫……”的记载,其中“白石”即石灰石,在生成白灰(氧化钙)的同时还生成二氧化碳。
资料二: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二氧化碳。
资料三:170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的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①从元素、分子、原子三个角度描述二氧化碳的组成、构成(要求:条理清楚、层次分明)___________
②写出“烧白石作白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④如图所示,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a缓慢通入280毫升二氧化碳,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___________毫升。

(2)为了应对气候变暖,我国政府承诺“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即将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全部抵消。化学吸收法是利用吸收剂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来吸收分离二氧化碳的方法,常见的吸收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钾溶液等,我国科学家分别合成出了ZnGa2O4介孔光催化材料和单晶纳米带,并将其用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请回答:
①请你写出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②ZnGa2O4中Ga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的化学变化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填空与简答
2
选择题
10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构成的奥秘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1,2,3,4,5,6,7,8,9,10,11,12
3
化学实验
4
物质的化学变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与简答
10.6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及实验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性质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填空题
120.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性质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填空题
二、选择题
20.94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单选题
30.85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单选题
40.85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及实验  二氧化碳的用途单选题
50.6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及实验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性质单选题
60.94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单选题
70.94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性质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单选题
80.85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及实验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二氧化碳的用途单选题
90.85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单选题
100.85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描述实验现象单选题
110.85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单选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