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江苏 九年级 期末 2015-03-31 76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 最近,常熟市正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城市测评基本内容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是
A.分类回收垃圾B.爱护花草树木
C.绿色低碳出行D.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2016-11-28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2. 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铁FeOB.碳酸钠NaCO3C.硫酸铝AlSO4D.氯化铵NH4Cl
2016-11-28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3. 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铁生锈B.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用铅笔芯替代石墨试验导电性D.用酒精擦拭衣服上的油渍
2016-11-28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D.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氯元素
2019-01-30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5. 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2016-11-28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6.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N2-氮分子B.O3-3个氧原子
C.2O-2个氧元素D.-铝离子
7. 次氯酸钙[Ca(ClO)2]能起杀菌、消毒作用,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5C.+3D.+1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8. 下列化学用语能表示一种元素和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而不能表示该种物质的是
A.HB.HeC.FeD.H2
2016-11-28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9.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生铁B.氧化铁C.青铜D.焊锡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0.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液氧C.高锰酸钾D.碳酸钙
2016-11-28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1.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表明,人体内元素失衡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下列疾病可能与缺铁有关的是
A.佝偻病B.侏儒症C.贫血症D.大脖子病
2016-11-27更新 | 109次组卷 | 6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苏州市化学中考模拟试卷一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B.连接仪器
C.给液体加热D.读液体体积
2015-03-31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B.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一种蓝色的絮状沉淀
C.氨气与氯化氢气体混合,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黄色
2016-11-28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14.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A.1g酒精和1g水混合质量为2g
B.1体积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小于2体积
C.氧气加压降温形成液氧
D.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2016-11-28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5. 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方法或结论正确的是
A.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氢氧化钠溶液的pH
C.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
2016-11-28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16.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
B.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加入肥皂水
C.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D.电解水时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2016-11-28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7. 稀土元素具有重要用途,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铈属于金属元素B.铈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58
C.铈的原子序数是82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2019-01-30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8. 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
D.甲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2016-11-28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19. 丁二酮(C4H6O2)可用作糖果增香剂。下列关于丁二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二酮中含有氧分子
B.丁二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丁二酮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4:6:2
D.丁二酮中含有4个氢原子、6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
2016-11-28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0. 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金刚石和石墨的内部结构不同,所以物理性质不同
B.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所以可洗去油污
C.因为CO具有还原性,所以用于工业炼铁
D.因为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由离子构成的
2016-11-28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21. 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A.水、植物油B.铁粉、铜粉
C.食盐水、泥沙D.氯化钠、硝酸钾
2016-11-28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22. 给试管里的粉末物质加热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
B.必须使用试管夹,且手拿住试管夹的长柄
C.加热时,试管必须与桌面成45度角倾斜
D.未说明用量时取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2016-11-28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23.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B.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蒸馏水
C.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
D.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
2016-11-28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解题方法
24. 下列仪器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B.燃烧匙C.烧杯D.蒸发皿
2022-10-05更新 | 71次组卷 | 91卷引用: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25.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镁带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镁带不是可燃物
B.用嘴吹灭蜡烛的火焰,是因为使蜡烛火焰隔绝了氧气
C.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其目的是将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
D.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6. 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盐酸的溶质是盐酸
B.因为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能导电
C.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
D.任何一种溶于水的物质只要足够多地溶于水,均能得到相应的饱和溶液
2016-11-28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27.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氯化钠
B.称量前,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应该用镊子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C.量取液体时,手持量筒,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高处保持水平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8.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若要将组成在M点的甲溶液转变为N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增加溶剂的方法
D.t3℃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乙>甲=丙
2016-11-28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29. 同学们为探究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下列方案中实验设计、现象、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实验设计现 象结论(金属的活动性)
A将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无现象Cu > Al
B将铝丝放入硫酸镁溶液中铝丝表面有固体析出Al > Mg
C分别将锌粉与铁丝放入相同
浓度的稀盐酸中
锌粉产生气泡的速率比
铁丝快
Zn > Fe
D分别将铁丝与铜丝放入相同
浓度的稀盐酸中
铁丝表面产生气泡,
铜丝无现象
Fe > Cu

A.AB.BC.CD.D
2019-01-30更新 | 793次组卷 | 6卷引用: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淮安)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30.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已知X的相对分子量为n,Q的相对分子量为2n,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

A.反应后生成15 gZ
B.反应后Q的质量为12g
C.该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3
D.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31. 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常温下铝和氧气发生反应: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反应。
(2)镁在空气中燃烧:___;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__
(3)炼铁高炉内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___;该反应属于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铁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反应。
(5)碳酸氢铵晶体受热分解:___;碳酸氢铵应如何保存:___
2016-11-28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2. 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
(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如图装置所示。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___
(3)实验后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偏高,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___ (填一种即可)。
(4)已知五氧化二磷溶于水且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反应完毕后振荡集气瓶再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 ___ 色。
2016-11-28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33.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研究高炉炼铁的化学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已知HCOOH(甲酸)CO↑+H2O,根据该反应制取CO,A处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___ (填小写字母序号);

(2)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装置B内所盛放浓硫酸作用是干燥CO,D装置的作用为 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 ___(填“A”或“C”)的热源;反应前后C装置玻璃管内物质颜色变化是 ___;C装置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检验C中的产物是否为铁的方法是 ___;待C装置玻璃管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CO的目的是 ___
(4)该装置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改进的方法为 ___
(5)用高炉炼铁得到含杂质的铁10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滤去杂质,得到滤液质量为108.1g,则含杂质的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___
2016-11-28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34. 某班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甲同学按图1的方案实验。称量好后,先把烧杯倾斜后又将烧杯放回托盘,看到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实验结束时天平指针将 ___ (选填“偏左”、“偏右”、“指向中间”)
(2)乙同学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按图2的方案实验。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调节天平平衡后,挤压胶头滴管逐滴滴入盐酸,发现天平始终保持平衡,则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 。老师认为用该方案来验证也不合适,你认为理由是 ___
(3)丙同学听从老师意见按图3的方案实验。将注射器内吸满了盐酸,全部挤入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指针突然大幅向右偏转,你认为可能原因是 ___ 。若不考虑注射器活塞自重和摩擦力作用,锥形瓶容积为750mL,注射器实际容积为12mL,吸取1mL的稀盐酸做该实验,欲确保实验成功,理论上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最大为 ___ 。(保留小数0.01%)(假设稀盐酸密度为1.0g/mL,二氧化碳密度为2.0g/L)
2016-11-28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35.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关于气体的实验,所用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

(1)用B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
(2)小张同学想探究二氧化碳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查了有关数据得知,常压常温下,1体积水中溶解二氧化碳为0.88体积(溶解数量有限);又实验如下,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各收集一试管二氧化碳,并倒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资料: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发现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试管中气体全部被吸收,而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只被吸收一半,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否用排水法收集 ___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___
(3)小李同学研究了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发现氧气占49%以上就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下图F是他其中一次实验的装置,集气瓶中有约占总体积40%水,氧气从 ___ (填“a”或“b”)导管口进入,排尽集气瓶中的水,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___

(4)图G装置也可制取氢气。G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便能发生,请简述使G装置中反应停止的操作为: ___
2016-11-28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四、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6. 实验室现有固体高锰酸钾31.6g,如忽略加热高锰酸钾时的各种损失,并使其完全受热分解,则最多可制取多少克氧气?
以下是小华与小军对以上问题的两种解题过程,请你仔细观察该解题过程,并回答其后的问题。

(1)小华同学的解法是错误的,理由是
(2)小军同学的解法除了格式错误外,其最主要错误是
(3)请你写出该题正确的完整的解题过程。
2016-11-28更新 | 3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3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0
填空与简答
1
实验题
4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化学与社会发展
2
物质构成的奥秘
3
物质的化学变化
4
身边的化学物质
5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化学  “三废”处理单选题
20.85化学式书写及读法单选题
3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40.85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人体内的常量元素  海水中的物质单选题
50.85微粒的共性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离子的概念及形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单选题
60.65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单选题
70.85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单选题
80.85元素符号书写及含义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单选题
90.94合金的认识单选题
100.85氧化物的定义单选题
110.85人体内的常量元素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碘、铁元素  其他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某些元素的缺乏症单选题
120.85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仪器连接  物质的加热单选题
130.6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盐类参与的反应  化学变化现象的观察及描述单选题
140.94微粒的共性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单选题
150.85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单选题
160.94常见几种净化水操作的比较  硬水和软水定义及鉴别  电解水原理  电解水生成物的验证单选题
170.85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单选题
180.65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单选题
190.85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单选题
200.65金刚石的相关知识  工业炼铁的原理及装置  乳化现象及应用  酸碱溶液导电的原理单选题
210.85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过滤单选题
220.85物质的加热  固体药品的取用单选题
230.85氧气助燃性及实验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酸碱指示剂的应用单选题
240.94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可间接加热的仪器以及石棉网的使用单选题
250.94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灭火原理与方法单选题
260.65溶液、溶质和溶剂概念  溶液的基本特征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  酸碱溶液导电的原理单选题
270.85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单选题
280.6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换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运用单选题
290.85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单选题
300.85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310.65置换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  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填空题
三、实验题
320.8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误差分析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330.6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金属冶炼的计算  气体制备综合考查  污染性、可燃性尾气的处理
340.65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350.65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启普发生器原理及使用  万用瓶的使用
四、计算题
360.85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