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江苏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2-05-31 39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较易(0.85)
1. 人们一直高度关注“食品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霉变大米蒸煮后食用B.食盐用于腌制食品
C.用甲醛浸泡海产品D.用成分为聚乙烯的塑料包装食品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2.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橡胶、涤纶都属于合成材料B.纯碱、火碱都属于碱
C.钠、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干冰、冰水都属于氧化物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
B.适度调大燃气灶的进风口可使燃气充分燃烧
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葡萄糖锌(C12H22O14Zn)口服液能为人体提供微量元素Zn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性质的是
A.食醋显酸性,可用于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小苏打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油条膨松剂
C.武德合金熔点低,可用于制作保险丝
D.白磷具有易燃性,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6. 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农业上常用NaOH改良酸性土壤B.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分子
C.反应后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D.电解水实验中不可用氯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
7. 2021年中科院航天催化材料实验室将甲烷转化为甲醇(CH3OH,常温下是液态)。实现了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B.该过程中,CH4发生氧化反应
C.反应中O2和CH3OH质量比为1:1
D.生成CH3OH过程中,分子数目减少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8. 图一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将等质量的A和B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只烧杯中,充分搅拌并恢复至原温度后,现象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B.烧杯甲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烧杯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9. 下列实验方案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操作
A配制100g 6%的稀盐酸量取5mL浓盐酸(密度1.2g/mL)溶于94g水中
B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MgSO4加入B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C分离K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洗涤,
再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D鉴别羊毛和涤纶取样,闻气味
A.AB.BC.CD.D
10. 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已知一定质量的甲与18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中所有物质的分子数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氮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甲的质量为6.8g
B.乙的化学式为NO2
C.t时刻甲、丙的质量相等
D.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三、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重要的化学核心素养。

(1)①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中______不同。
②铝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③镁元素与氮元素(化合价与氨气中相同)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④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氢氟酸(HF),可用于玻璃雕刻。其主要原因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SiF4)气体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Zn和NaHSO4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该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粒子______(填粒子名称)。
(3)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如图。

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写出由物质Y和小苏打转化为Na2S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12.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废硫酸液制备K2SO4,设计的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反应Ⅱ控制温度控制在40℃~60℃的原因_______(填序号)。
a提高温度至40℃,增大反应速率            b增大CO2的溶解度            c温度不高于60℃,防止氨水分解
(3)反应Ⅱ生成了一种可用作氮肥的物质M,M的化学式为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_______(填化学式)。
(5)反应Ⅲ中相关物质在25℃时的溶解度如表,反应Ⅲ在常温下(25℃)能实现的原因是_______
物质KClK2SO4NH4ClM
溶解度/g34.011.137.219.5
(6)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溶液洗涤反应Ⅲ所得晶体的目的是_______
2021-05-25更新 | 19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3. 化学是造福于人类的科学,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胃药中有一种氢氧化铝片用作抗酸药,可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其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使用过氧乙酸消毒前要把200g 20%过氧乙酸稀释至0.5%,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g。
Ⅱ、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3)工业上用乙烯(C2H4)在一定条件下生产乙醇(C2H5OH),反应的示意图如图:

反应中乙烯与另一反应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乙醇又称酒精,可作燃料,若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小心洒出,在桌面燃烧起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
(4)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可回收S,该转化过程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
Ⅲ、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5)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其中机翼前后缘采用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驾驶舱盖和挡风玻璃采用了丙烯酸酯透明塑料。其中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属于__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6)战机材料中还含有锌、铁、铜三种金属,为比较其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有______(填序号)。
a.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四、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4.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展开探究活动。
Ⅰ、二氧化碳的制备

(1)用图1所示实验装置制备CO2,写出仪器M的名称:______
(2)若将长颈漏斗换为分液漏斗,其优点是______
(3)写出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若用图2收集并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_(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现镁、钠都能在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除了有黑色颗粒,瓶壁上还都附着白色物质。经检验黑色颗粒是炭。他们对镁、钠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物质分别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问题一】镁在纯净的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的白色物质是什么?
同学们首先排除了是Mg(OH)2的可能性,理由是______
【做出猜想】白色固体可能是①MgO、②MgCO3、③MgO和MgCO3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______现象,猜想①正确。
【探究问题二】钠在纯净的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的白色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信息1:钠能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 信息2:Na2O+H2O=2NaOH。
【实验设计】甲组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足量Ba(OH)2溶液______白色物质中有Na2CO3
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白色物质中有Na2O
甲组结论:白色固体为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乙组方案:取5.3g白色固体样品进行下列操作:

(1)操作①是______
(2)该组同学测得m=______g,结合样品质量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白色固体为Na2CO3
【实验反思】(1)为何甲、乙两组所得结论不相符,某同学分析后指出甲组方案不科学,应该将甲组方案中的Ba(OH)2溶液改为______溶液才合理。
(2)乙组结论正确,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通过探究,你对燃烧或灭火有什么新的启示?______(写一点)。

五、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化石燃料的燃烧、硫酸的生产都产生二氧化硫,被雨水吸收后会形成酸雨,使农作物、建筑物等遭到破坏。环保部门为精确测定某硫酸厂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   取空气样品1000 m3缓缓通过足量氯水(化学方程式:SO2+Cl2+2H2O=2HCl+H2SO4),
步骤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质量为2.33g。
(1)配制氯化钡溶液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和______
(2)上述实验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______
(3)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高浓度限值(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硫的质量)如表所示,请通过计算说明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

浓度限值(mg/m3

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
0.150.500.70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的化学变化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多选题
1
选择题
9
填空与简答
3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化学与社会发展
1,2,4,5,9,13
2
物质构成的奥秘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4
化学实验
5
物质的化学变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多选题
10.85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物质
二、选择题
20.85碱的定义  氧化物的定义  人体内的常量元素  常见物品质材的辨别单选题
30.8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浓硫酸的稀释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  气密性检测单选题
40.8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其他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及其重要性单选题
50.85金属的物理通性与用途  酸的通性  常见盐的俗名、用途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单选题
60.85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水的组成实验  几种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单选题
7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氧化反应概念及判断  化学方程式含义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单选题
80.6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单选题
90.6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盐类参与的反应  羊毛、合成纤维、棉的鉴别单选题
100.65置换反应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单选题
三、填空与简答
110.65离子中各类微粒间数值关系  元素的概念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  盐类参与的反应填空题
120.65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与应用  酸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流程题
130.65金属活动顺序理解和判断  有关溶液浓缩、稀释的计算  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新型材料填空题
四、科学探究题
140.4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盐类参与的反应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五、计算题
150.65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仪器  盐类参与的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