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江苏 九年级 二模 2022-07-07 18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 202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使垃圾资源化
B.工厂废水处理排放,防治水体污染
C.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防止土壤污染
D.加大空气治理监测,改善空气质量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解题方法
2. 中美科学家携手发现了全硼富勒烯B40团簇(结构如图所示),它在超导、绿色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B40属于
A.单质
B.化合物
C.有机物
D.混合物
2020-07-19更新 | 1122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B.氯化钠C.D.金刚石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4. 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
A.大米B.面粉C.蔗糖D.豆油
2022-07-07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7. 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Na2CO3+2HCl=2NaCl+H2O+CO2B.Zn+H2SO4=ZnSO4+H2
C.C+O2CO2D.2KMnO4K2MnO4+MnO2+O2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8.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是S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2019-06-20更新 | 486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9. 物质的用途只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
A.N2:作保护气B.Ne:作电光源
C.CO2:作灭火器D.CaO:加热食品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0. 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CH4:表示两个甲烷分子B.Mg2+: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2H:表示两个氢元素D.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1.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下列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石灰石B.制取装置
C.收集装置D.处理废弃药品
2021-05-26更新 | 257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2. 碳化硼(化学式为B4C),别名黑钻石,是已知最坚硬的三种材料之一,可用于坦克车的装甲。下列有关碳化硼的说法正确的
A.硼、碳两种元素质量比是4:1B.碳化硼由5个原子构成
C.组成中含有一种金属元素D.若已知B4C中B为+1价,则C为-4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3. 碲(Te)元素有“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创造人间奇迹的桥梁”的美誉。碲-128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2B.碲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元素质量为128gD.碲-128的中子数为76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4. 源源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OH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AB.BC.CD.D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原子和镁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O2、CO2和空气三瓶无色气体
C.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D.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Cl-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6. 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学科观念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依据蔗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可推测砂糖中含有碳元素
B.模型与推理:依据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宏观与微观: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D.探究与创新:集满NH3的试管倒扣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NH3与水反应
2021-05-11更新 | 10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7.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
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1℃,所得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8.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并相对应的是
A.碳酸氢铵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钨的熔点高,用于制作灯泡里的灯丝
C.Ca(OH)2 微溶于水,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氢氧化钠能够与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9. CO2与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CH4(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虚线处部分中间产物略去),可实现CO2的再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除CH4外另一种生成物为H2O
B.MgO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C.CH4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热量
D.参加反应的CO2与H2质量比是22:1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20. 如图为一种烟气脱硫的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烟气脱硫能减少酸雨的形成
B.脱硫塔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aS+SO2+O2CaSO4+S
C.理论上,生产过程中无需补充CaS
D.理论上每处理64.0吨SO2,会排放出44.0吨CO2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1.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化学。
(一)化学与衣食住行
(1)衣:下列服装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填序号)。
A.纯棉T恤B.100%羊毛衫               C涤纶运动裤
(2)食:人们通过食物获取各种营养素。
①水果和蔬菜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该营养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等作用。
②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___________元素。
(3)住:二氧化钛(TiO2)可用作家装的涂料,其中Ti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4)行: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华晨宝马530Le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微电脑控制器应用了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AlN)。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由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二)化学与材料科学
(5)近年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下列成就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判断正确的是          (填标号)。
A.“鲲龙”水陆两栖飞机的燃料航空煤油由石油分馏获得
B.“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的月壤中含有He-3,与地球上的He-4属于同种元素
C.“神舟飞船”航天员使用的操纵杆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碳纤维属于金属材料

(三)化学与医疗卫生
(6)胃药达喜的主要成分是铝碳酸镁【A12Mg6(OH)16CO3·4H2O】,其不溶于水且作用持久。铝碳酸镁片中铝碳酸镁治疗胃酸过多时发生的反应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7)铝碳酸镁片中含有铝离子、镁离子、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上述化学方程式分析,该药物起抗酸作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五、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应用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2. 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一)水的净化
(1)居民饮用水的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____________(填“②”或“③”或“④”序号)。
(2)净水器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可去除异味和余氯。
(二)水的分解
(3)电解法:电解水时,当电源正极对应电极产生8mL气体时,负极对应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____________mL。
(4)光解法:图2为水在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和太阳光作用下分解的原理图。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其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5)对比以上两种水的分解方法,光解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填一个即可)。
(三)水资源的保护
(6)使用无磷洗涤剂、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再排放都是为了防止水的富营养化污染,一旦水域发生该污染,水中溶解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大大减少,水质会变黑发臭。
(7)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增强全社会惜水、节水、护水意识。请您写出一条节水措施____________
(四)化学实验离不开水
某学习小组运用传感器探究钠与水的反应得到如下图像,其中图22-3是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与时间、溶液pH与时间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8)钠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者“放热”)。
(9)结合图22-3分析,钠充分反应时对应的点是____________(选填“a”“b”“c”)。
(10)钠与水反应能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请结合图22-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1)将少量金属钠投入稀的硫酸镁溶液中,生成一种白色沉淀,写出该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022-07-04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六、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3. 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

(1)近期科学家操作“氧-碳”分子(其化学式为C24O6),逐步除去多余的含氧部分,得到环碳分子(如图1),过程如图2。
①一个环碳分子由__________个碳原子构成的环。
②制备该环碳的各步骤中,每次去除的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图3是碳及其化合物的部分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若Y是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Z可以是____________
(3)“碳捕捉与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运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这些CO2将不会进入大气,将被压到地下或海水中封存。
①“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有利于控制____________的加剧。将分离聚集的CO2压入地下的过程中,分子间隔会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②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尿素属于化肥中的____________肥,能使植物枝叶茂盛。
③以CO和H2为原料生产乙二醇(C2H6O2)(如图4)。“绿色化学”是将反应物全部转化成期望产物,使原子利用率达到100%,以尽量减少有害生成物的化学工艺理念。按照“绿色化学”原则,应调节原料中CO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

七、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实验室常利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探究气体的有关性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_
(2)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钢铁冶炼等都需要氧气,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b→____________(选填“c”、“d”、“e”“f”)。
(3)甲烷(CH4)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且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实验室里也可利用上述装置通过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则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甲烷燃烧后产物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他们收集了一些甲烷燃烧后的产物,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①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做干燥剂。
②甲烷也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可以与铁、铜等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金属单质和CO2、H2O。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的产物中有哪些成分?
【猜想假设】
猜想I:H2O、CO; 猜想Ⅱ:H2O、CO2; 猜想Ⅲ:H2O、CO2、CO。
【实验设计】
将甲烷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图A-F装置进行实验: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A中粉末变蓝,B中变浑浊,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D中现象为___________;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推断出猜想Ⅲ成立。
【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不合理,因为可能会有没烧完的甲烷对实验产生干扰。同学们经过讨论,在原有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D、E装置之间添加一个装有___________药品的装置。
重新实验后,新加的装置无明显现象,其他装置的现象与上次实验相同。证明猜想成立。
【数据处理】
反应后称量装置A增重36g,捆绑称量B、C,共增重26.4g。请根据数据写出甲烷燃烧的方程式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在装置末端“?”处加一个___________进行尾气处理。
综合应用题 | 较难(0.4)
25. 铜是人类使用最早、应用广泛的金属。
(一)对古代铜制品认识
(1)出土的古代青铜器能保存至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铜的活泼性弱,不易生锈                  b.深埋于地下,隔绝空气
(2)《吕氏春秋·别类篇》载有“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表明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___________(填“大”或“小”)。
(二)铜的化合物制备
用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还含有少量Fe2O3、SiO2杂质)制备铜绿流程如图:(已知: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3)反应池中发生的有关反应:___________。滤渣的成分一定有___________
(4)部分金属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表所示。调节pH,使Fe3+完全沉淀而Cu2+不沉淀,则pH的范围应控制在__________
氢氧化物Mn (OH)2Fe (OH)3Cu (OH)2
开始沉淀的pH8.32.74.4
完全沉淀的pH9.83.76.4

(5)结晶池中温度须控制在70℃-80℃,如果出现_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说明温度过高。
(二)碱式碳酸铜的热分解实验
(6)探究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某碱式碳酸铜成分可表示为Cua(OH)b(CO3c,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使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①组装好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称好的3.46g的碱式碳酸铜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再分别称量装置C和装置D的质量。
③先打开活塞K1、K2,关闭活塞K3,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④再打开活塞_________,关闭活塞_________,点燃酒精灯加热至B中固体全部变黑。
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称量洗气瓶C和U形管D的质量如下表:

C装置D装置
反应前87.7g74.7g
反应后87.88g75.58g
计算a:b:c=_________。若缺少E装置,b:c的比值会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将上述实验所得黑色固体继续加强热,观察到黑色固体又变成了红色。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资料:Cu和Cu2O均为红色固体,
【猜想】红色固体可能是:猜想I:Cu:     猜想Ⅱ:Cu2O:     猜想Ⅲ:_________
【实验】
①称量B中得到红色剩余固体质量为2.16g。
②再向红色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_________(填现象),则猜想I错误。请结合以上数据,计算红色固体的成分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2-07-04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9
多选题
1
填空与简答
2
综合应用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化学与社会发展
2
物质构成的奥秘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4
物质的化学变化
5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空气污染及其保护  水体的污染及保护  “三废”处理  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单选题
20.94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单选题
30.85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单选题
40.94判断物质是否能形成溶液单选题
50.85人体内的常量元素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碘、铁元素单选题
60.94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单选题
70.94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单选题
80.65化合反应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单选题
90.85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二氧化碳的用途  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单选题
100.85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单选题
110.85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制取二氧化碳步骤及操作单选题
120.85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单选题
130.65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单选题
140.65碱的通性单选题
160.65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活性炭的吸附性  碳的氧化物的全面比较单选题
170.65固体溶解度概念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单选题
180.65金属之最和分类  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单选题
19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甲烷的燃烧单选题
200.8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单选题
二、多选题
150.65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酸碱溶液导电的原理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物质鉴别——选用试剂鉴别
三、填空与简答
21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  维生素的来源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填空题
23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填空题
四、综合应用题
22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常见几种净化水操作的比较  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盐类参与的反应
240.6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浓硫酸做干燥剂  碱的通性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250.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合金的认识  酸的通性  定量实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