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安徽省中考预测化学试题(5)
安徽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2-08-12 6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之一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柴油等
C.利用半透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D.煤焦化得到焦炭、煤焦油等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列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促进粮食生产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D.利用廉价材料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021-06-21更新 | 793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解题方法
3.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食用蔬菜可补充维生素
B.炒菜时使用铁强化酱油可预防贫血
C.甲醛溶液可大量用于海鲜的防腐
D.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期,要均衡营养食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2022-07-26更新 | 35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4. 如图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往试管送入粉末B.加热液体药品
C.熄灭酒精灯D.读取液体体积
2022-05-24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广西梧州市藤县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5. 酚酞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溶液会变红色,其化学式为:C20H14O4,下列有关酚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酚酞中碳、氧元素的个数比为5:1
B.一个酚酞分子是由38个原子构成的
C.酚酞属于有机物
D.酚酞中含有三种非金属元素
2022-08-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中考预测化学试题(5)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6. 钇(Y)是一种稀土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9
B.钇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9
C.钇原子质量为88.91
D.钇原子在化学反应易失去电子
2022-08-1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中考预测化学试题(5)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7. “宏观一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所示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7:32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乙物质中元素化合价为-2价D.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有2种氧化物
2022-06-24更新 | 7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第二次模拟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8. 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鉴别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取样,滴加肥皂水
B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取样,用pH试纸测定
C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取样,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D除去CO2中少量的CO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B.BC.CD.D
2022-07-26更新 | 704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9. 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五氧化二磷、氧化铝、过氧化氢B.碱:烧碱、纯碱、氨水
C.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混合物D.合金:黄铜、青铜、氧化铜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0.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盐中含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硝酸铵中不含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1. 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固体均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中混有少量A,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B.t1℃时,将15g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饱和溶液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B>A=C
D.t1℃时,等质量的A和B固体形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水的质量关系:A>B
2022-05-24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广西梧州市藤县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2. 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下图所示为碳的价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中碳元素是+4价
B.B物质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C.D物质能够反应生成E物质
D.C和D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也相同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科普阅读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3. 冬奥会火炬中的高科技
奥运圣火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象征,圣火传递则是奥运会召开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当我们看到火炬“飞扬“时,最吸引大家的应该是它绚丽的外观和惊艳的设计。火炬的“高颜值”与它动感的造型关系密切,它是由两条“飘带”组成,银白色的部分被称作外飘带,红色的部分被称作内飘带,两条飘带相互缠绕,向上飘舞,激情昂扬!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飞扬”火炬采用的燃料不是传统燃料丙烷(化学式为C3H8),而是氢燃料,可以说“外有颜值,内有科技”。
为保证火炬传递万无一失,设计之初科学家就提出在极限低温零下40℃时火炬燃料依旧能稳定燃烧的要求,合金储氢方案才能做到、丙烷燃料方案是无法很好做到的。
飞扬火炬的外壳是用碳纤维与树脂形成的材料制作而成,也是世界首创。密度只有钢的1/4,强度却是钢的6至7倍,轻而强是碳纤维最大的特点。碳纤维本身可以耐高温,但在有氧环境下,高温的碳纤维会与氧气产生燃烧反应,这是一件很棘手的难题。项目团队的碳纤维专家提出了采用陶瓷基前驱体作为基体树脂及陶瓷化成型技术,使树脂能在高温条件下可转化为“陶瓷”,使火炬碳纤维外壳在规定燃烧时间内不燃烧,最终达到轻质、耐燃烧的目的。
   
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1)从外观上看,北京冬奥会火炬是由__________组成:
(2)丙烷属于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3)火炬“飞扬”采用的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飞扬火炬外壳所用的碳纤维是__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火炬外壳应该具备的性能有__________
2022-06-24更新 | 12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第二次模拟化学试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4.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A、F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F中观察到________现象,说明氧气收集满。实验后,经检验,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写一点)。
(2)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 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装置G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排空气法收集H2,H2从a端进入
B.用排水法收集O2需先装满水,O2从b端进入
C.盛放Ca(OH)2溶液时,可用于检验CO2
D.盛放NaOH溶液时,可用于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2022-08-1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中考预测化学试题(5)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5. 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为某课题小组模拟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易流程图。

【信息】
某品牌不同碱的价格
试剂NaOHCa(OH)2KOH
价格(元/吨)31006707000
请分析:
(1)海水和母液都可以作为制取氯化镁的原料,小真同学提出选择母液更好,小组同学一致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 ____________
(2)在工业生产中为了降低成本,步骤Ⅰ中的试剂①最好选择表格中的 ________
(3)步骤Ⅱ由氢氧化镁制得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4)在步骤Ⅳ的反应中 ________能转变成了 ___________能。
2022-08-1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中考预测化学试题(5)

五、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较难(0.4)
16. 某学习小组对铁锈蚀进行探究。(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1)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
(2)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
(3)常温常压,氢气密度是dg/mL。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定性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取四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如图实验,一周后现象如表。
试管ABCD
现象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

(1)对比A、B、C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 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铁锈为什么要即时除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定量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检查气密性,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2)据图,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 ____________,分析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 ________
实验三:测定铁锈含量
将实验二烧瓶中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得mg固体,连接如图装置,检查气密性,加入固体与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

(3)完全反应后,常温常压下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VmL,则该固体中铁锈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_______
(4)该实验条件下测得铁锈质量分数 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反思与评价】
(5)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铁锈蚀明显更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2022-08-1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中考预测化学试题(5)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兴趣小组的同学借助pH传感器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20g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加3.65%的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实验过程及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请计算:
(1)恰好反应完时,所消耗的稀盐酸质量为 __________
(2)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22-08-11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中考预测化学试题(5)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2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3
化学与社会发展
4
化学实验
5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工业制取氧气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海水淡化单选题
20.65绿色能源的开发及利用  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水体的污染及保护  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单选题
30.85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物质  维生素的来源  合理饮食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碘、铁元素单选题
40.65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物质的加热  固体药品的取用单选题
50.94元素的概念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有机化合物单选题
60.85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  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及结构示意图的综合考查单选题
70.65置换反应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  氧化物的定义  常用化合价规律单选题
80.6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硬水和软水定义及鉴别  碱的通性  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单选题
90.6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氧化物的定义  合金的认识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单选题
100.8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盐的定义  元素的概念  酸的通性的微观实质单选题
110.65结晶分离混合物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图像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单选题
120.85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碳单质的稳定性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碳的氧化物的全面比较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30.8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有机化合物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科普阅读题
150.65酸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际应用  海水提取镁流程题
三、实验题
140.65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万用瓶的使用
160.4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酸的通性
四、计算题
170.65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中和反应相关实验与计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