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广岩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20
安徽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3-08-01 9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物质的化学变化、物化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解题方法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缺铁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B.食用牛奶可为人体补充蛋白质
C.电器起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D.蒸馏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列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促进粮食生产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D.利用廉价材料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021-06-21更新 | 792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3. 高铁上装有烟雾传感器,主体是放有镅(Am)的电离室。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镅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95B.质子数为148
C.元素符号是AmD.相对原子质量为243
4. 中国科学家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癌药——西达本胺(化学式为C22H19FN4O2)挽收了无数病人的生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西达本胺由五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
B.西达本胺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9:2
C.西达本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2023-05-01更新 | 17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解题方法
5. 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点燃酒精灯D.读取液体体积
2022-07-13更新 | 29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广西柳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B.氮气难溶于水,可作食品保护气
C.金刚石折光性好,可用作钻头
D.酒精有挥发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7. 用Pt-Rh合金保化氧化NH3制NO,其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1,含氮生成物产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关于该转化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过程中,NH3、O2在Pt-Rh合金表面拆分成原子
B.当产物全为NO和H2O时,m(NO):m(H2O)=10:9
C.400℃时,通入的NH3全都与O2反应生成N2和H2O
D.Pt-Rh合金催化氧化NH3制NO,适宜的温度为800℃
2023-06-12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8. 下列各选项中,后者是对前者的微观解释,其解释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构成数目不同
B.压瘪的乒乓球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二者分子结构不同
D.酸溶液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酸溶液 中都存在酸根离子
2023-07-12更新 | 37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湖北恩施州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9.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归类

内容

A

化石燃料

煤气、石油、天然气

B

糖类物质

蔗糖、甲醇、纤维素

C

酸性溶液

雨水、胃液、柠檬水

D

金属材料

水银、硬铝、玻璃钢

A.AB.BC.CD.D
2023-06-17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真题
10.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NaOH、Ca(OH)2等碱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2021-06-22更新 | 548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11.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
B.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2019-01-30更新 | 1793次组卷 | 26卷引用: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2.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向烧杯中加入约30 mL稀硫酸,5~7 s后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玻璃管口,观察到有火焰产生,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铜片由右向左逐渐变红,同时火焰明显变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管口产生的火焰为淡蓝色
B.该实验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该实验中共发生了2个化学反应
D.火焰变小的原因可能是稀硫酸的浓度减小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科普阅读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3.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复合材料是运用先进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加工成型方便、硬性优良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在航天、航空、电子、交通等领域发展迅速的重要先进材料。复合材料由基体与增强体两部分组成。常见基体材料有金属、陶瓷、树脂、玻璃。增强体材料种类繁多,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高分子纤维等。
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是一种常见的基体,化学式为(C11H12O3)n,具有质量轻、电绝缘性能优良、耐腐蚀、粘接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涂料、胶粘剂、建筑等领域,环氧树脂的热导率较低,不利于散热。近年我国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如图1。
碳纳米管是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体,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磨性好、电学和热力学性能优异等特性。研究人员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出了碳纳米管/铜基复合材料,并通过实验比较了该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的比磨损率,其结果如图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优异的复合材料将会被广泛应用。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碳纤维增强铝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合材料。
(2)近年我国环氧树脂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___________,该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____
(3)碳纳米管的优异性能有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随碳纳米管体积分数增大,复合材料的比磨损率降低。
b.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环氧树脂电绝缘性能优良、导热性好
(5)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到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碳纳米管体积分数范围内,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某实验小组用如下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A”或“B”)。
(3)实验室若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向漏斗中添加液体,应添加到漏斗中___________(填“a”“b”或“c”)。
(4)小明用装置D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15. 天宫课堂第二课中,航天员向同学们展示了金属锆.已知金属锆(Zr)可由锆英石(主要成分是,还含有少量等杂质)为原料来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资料卡片】常温下,是白色固体,604K升华,遇水剧烈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前,锆英石需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
(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玻璃中含有大量的,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不能盛放烧碱溶液,请说明原因_________
(3)①该过程中,的产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高温气化过程中选择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
②该分馏(分馏就是多次蒸馏)过程中,为防止产品变质,过程中一定需要注意的是_______
(4)已知在850℃条件下,可用镁(Mg)与四氯化锆发生置换反应获得金属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打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
(1)无汽苏打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入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碳酸氢钠产生了兴趣,于是对其性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10℃20℃30℃40℃
溶解度8.1g9.6g11.1g12.7g
②碳酸氢钠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或受热(50℃以上)分解均生成 Na2CO3、H2O和CO2
③很多浓酸稀释过程中都伴随着放热过程。
探究1: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热效应
室温下(20℃),边搅拌边向盛有0.5 g 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测得温度为18.5℃;恢复至室温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10mL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20℃),搅拌,测得温度为20.8℃。
(2)实验中配制的 NaHCO3溶液______(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
(3)由上述实验可知:NaHCO3固体溶于水______(填“放热”或“吸热”)。有同学认为由上述实验得出 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放热的结论并不可靠,理由是______
探究2:对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分别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稀溶液(各滴两滴酚酞溶液),以及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时,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如下表,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
滴入酚酞溶液滴入稀盐酸,溶液颜色变化
碳酸钠溶液红色红色→浅红色→无色
碳酸氢钠溶液浅红色浅红色→无色
(4)连通器的作用是______
(5)由图像中信息得到结论:相同条件下,______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慢。请结合上表中的信息,分析得到这一结论的理由:______
2023-07-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广岩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20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华东地区最大的定远盐矿享誉国内,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多种化工产品,振兴皖北经济,主要发生的反应如下:2NaCl+2H2O2NaOH+H2↑+Cl2↑。
(1)计算:5.85吨氯化钠可生产多少吨氢氧化钠?
(2)生成的氢气和氯气体积比应该为1:1,实际获得的氢气和氯气的体积比大于1:1,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物质的化学变化、物化综合试题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身边的化学物质
2
化学与社会发展
3
物质构成的奥秘
4
化学实验
5
物质的化学变化
6
物化综合试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硬水的危害及软化方法  蛋白质  某些元素的缺乏症  灭火原理与方法单选题
20.65绿色能源的开发及利用  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水体的污染及保护  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单选题
30.85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单选题
40.85氧化物的定义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单选题
50.85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过滤单选题
60.65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金刚石的相关知识  二氧化碳的用途  乙醇单选题
70.6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观索现象与总结规律(理综)单选题
80.6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酸的通性的微观实质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单选题
90.85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  糖类的组成与作用  化石燃料的形成及现状单选题
100.4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单选题
110.65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单选题
120.85金属的物理通性与用途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氢气的可燃性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30.65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常见物品质材的辨别  观索现象与总结规律(理综)科普阅读题
15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碱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流程题
三、实验题
140.6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氧气的制取中装置的选择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四、科学探究题
160.65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  盐类参与的反应
五、计算题
170.65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结果的变化原因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