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分层教学_沪教版_第四单元_课题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课时1_中等题(已审)
全国 九年级 课后作业 2023-01-31 58次 整体难度: 较易 考查范围: 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 陶宗仪《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日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文中的“发烛”就是原始的火柴。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烛”燃烧只生成CO2
B.“发烛”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
C.“发烛”燃烧伴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
D.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有助于燃烧
2. 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氧气耗尽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2022-11-28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江西专用)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3.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中,为了让地球摆脱木星的引力,防止木星与地球相撞。人类上滴了点燃木星上的氢气,利用爆炸产生的“爆炸波”,推动地球摆脱木星吸引的精彩一幕。根据所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木星上的氢气为燃烧提供了可燃物
B.人类竭尽全力让地球上的火焰喷射到木星上,是为了提高氢气的着火点
C.木星利用其引力将地球上的空气吸入木星,这些空气是助燃剂
D.爆炸后地球成功利用其爆炸波摆脱木星,说明氢气燃烧能释放大量能量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4. 孔明灯的火焰温度可达到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C.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D.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灯罩的着火点
2022-11-24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分层作业(人教版)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常伴随着颜色改变、生成气体等现象
C.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物质从液态变成该物质的气态一定是物理变化
2022-10-19更新 | 14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都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则食物的腐烂过程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7. “纸火锅”(如图所示)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没有与空气充足接触,不会燃烧
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纸张的着火点降低D.锅里的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2022-10-03更新 | 286次组卷 | 7卷引用:4.1.1燃烧和灭火-【帮课堂】2022-2023学年九年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沪教版 )
8. 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产生两种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 Mg 发生了氧化反应B.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C.镁条着火不能用 CO2扑灭D.燃烧并不一定需要氧气
2023-01-12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9.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从燃烧条件分析,“火要虚”的实质是
A.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B.增加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提高可燃物的热值
2022-09-18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五单元_定量研究化学反应_5.4_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__同步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0.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B.在煤炉上放一盆水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C.用干冰制造舞台效果D.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时,应及时通风换气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1. 碳及其化合物是我们身边重要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可以用于冶炼金属
B.烧煤取暖时,在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D.古代用墨绘制的字画,经久不褪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身边的化学物质
2
化学与社会发展
1,2,3,4,5,6,7,8,9
3
物质的化学变化
5,6,8
4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硫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能量转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单选题
20.85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单选题
30.65燃烧的定义及条件单选题
40.85燃烧的定义及条件单选题
5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化学反应现象和结论判断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单选题
60.94化学反应现象和结论判断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能量转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单选题
70.85燃烧的定义及条件单选题
80.85氧化反应概念及判断  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灭火原理与方法单选题
90.85燃烧的定义及条件单选题
100.85活性炭的吸附性  二氧化碳的用途  自然界碳循环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单选题
110.85碳单质的稳定性  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安全使用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单选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